李记:比起网络,现实的拯救为何如此脆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8:03 红网 | |||||||||
一个花季少女受到几名与她年龄相仿的女子辱骂和毒打,并被强行脱光上身的衣服,在此期间她并没有反抗和哭泣,这个过程被人录制下来传到某网站传播。7月1日,媒体找到某网站反映这一情况之后,该网站已将此视频删除。有记者注意到,网民浏览该视频后的留言内容大多是声讨几名女生的暴力行为。许多网民认为,这样的视频发布在网上会对被打女生本人造成更大的伤害,并可能给浏览该视频的网民带来不良影响。(见7月2日《京华时报》)
从虐猫事件到铜须事件、“卖身救母”,再到报道中的“虐人”事件(少女被毒打并脱光上衣视频),种种迹象和现实都表明,“网络审判”和“网络暴力”,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摈弃网络事件传播者和网络资源的提供者(网站)的功利性目的不谈,当“网络审判”被处于失控和失范的情况下,很容易变成所谓的“网络暴力”,而参与其中的网民,都成了事件的“审判官”和“刽子手”,某些人更是一身二职,先把他(她)判为极刑,然后再用附加在网络上的道德暴力“诛”之而后快。 朱大可先生认为,这是典型的转型社会的哄客意志:民众利用互联网获得了话语权,这是一个值得欢呼的伟大事件。上亿网民的加入,为中国公共言论平台的建构,奠定了强大的算术基础。 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是很有见地的。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上,网络只是提供了一个将早已存在的、公众所知的潜在性问题公开化的途径和平台。民众一旦将自身身份隐藏起来,便可以用现实存在的道德的力量,通过网络的平台“群起而攻之”。 在此笔者不禁想起一个文学评论中的名词:德性超越。也就是评判主体先将自己的道德基准和水平,自发和主动地提高到一个足够高的水平,然后自己站在这个高的道德制高点上,去评判和攻击他所面临和嘲讽的事件。 无疑,我们大部分参与到“网络审判”和“网络暴力”的人,都有意和无意地在充当着这样“德性超越”的角色,而不管自己在现实中是否拥有这样的道德水平和素质高度。一个明证就是,他们对身边现实中发生的事情,比如我们几乎天天遭遇的“马路冷漠症”,往往采取默然和漠然的态度,而对网络中发生的相同和类似事件表示出了狂热的关注热情和冲动;他们在现实和网络中表现出了差别巨大、甚至是大相径庭的态度,他们对于道德拯救的热情,仅仅是通过一种虚妄和虚伪的方式来表达出来。他们中一部分关注的目的,是为了让事情有一个明了的解决和衍生出来的群体效应;而不能排除还有这么一些人,他们不管和不问关注的后果,他们甚至没有“多余”的兴趣去持续关心。 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现实中还缺乏让公众恰当、合理表达自己对于道德拯救热情和某些现实公共关注事件的环境和机制;另一方面,不客气地说,现实中实质的冷漠(个性被压抑但确实是道德真实水准的本质)和网络中莫名的、伪装的狂热(隐藏起来的自身假想的卫道士身份),正是我们民族劣根性中,不能不“口诛笔伐”的一部分。 比起网络,我们现实中的拯救为何如此脆弱?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包括那些所谓的“网络审判”和“网络暴力”的参与者的人们,都应该深思的事情。诚然,现实的拯救需要支付我们可能预想不到的多样的“成本”,而我们有没有想过,仅仅将所谓的拯救停留在网络“审判”和“暴力”的层面,现实中却又难以充当自己制定的基准的施行者,我们更多是悲哀、叹息和尴尬,同时更应该反省和扪心自问吧。 [作者: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