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明:求助社会为何用“卧薪尝胆”作噱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09:37 正义网 | |||||||||
“成都17岁女孩为励志在猪圈住了14年”的故事被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争议,有人认为这个故事太虚假,也有观点认为“其父母涉嫌虐待,明显是在犯罪”。昨天记者采访了女孩所在四川崇州鱼塘村村长祝先生,祝村长否认了女孩家长有虐待的行为,但是承认女孩家长曾有“家里确实经济困难,希望媒体宣传帮助”的想法。(新华网7月3日) 3岁住进猪栏,14年与猪为伴,为的是“卧薪尝胆”这个事例本来不堪一击,只要有
一是正如当地村长所说的,女孩的家里确实经济困难,希望得到媒体的宣传帮助;女孩家里的贫穷从其三岁起住猪栏就可见一斑,这点年龄连起码的生活料理能力也还没具备就与猪相伴,说明他们家贫困到了潦倒的地步。特别是之后来之不易考上519分(总分600分)的高分,实属不易,眼看着自己能到重点中学升造,意味着要更多的开支,而现今家庭的条件又相当的窘迫,只能走向社会求援的路,但是向社会求援的事例太多,太普遍,假如没有一点新意,没有一点与众不同,将难以如愿,因此独创的励志也就应运而生。 二是媒体的猎奇;作为报道此事的媒体,把此事当作一种独特的新闻进行报道,也许同情心大于责任心,只看到事情的表面,没有再多再实的从深处了解和分折事情的真象,结果报道出来的新闻难以推敲,引来众多读者的责问。 三是迎合社会对弱势者的同情心;人们普遍都抱有同情弱者的心理,对弱者的生活习惯,所处环境都会给予深切关注,不论是媒体还是当事人都利用了这一惯有的特性。殊不知人们同情弱者也是同情诚实的弱者,如果实实在在的将困境告知于众,可能效果会更佳,但是不着边际的胡绉,将伤害社会善良同情心。 四是本来此处境对女孩来说已经是忍耐成自然,并没有后来励志之类的添油加醋,但是作为一种宣传,作为一种向人们的展示,没有一点立意,就显得平淡,仿佛说服力不够,有这么一次向众人展现自身处境的极好机会,也就临时发挥说成“卧薪尝胆”的大话,这可能不是女孩原有的心态。如果没有记者采访、没有考上较好的成绩,她也会说成是励志之类的话语吗?那只是说白话。 不论什么原因,总得来说,这一现象的报道是善意的,但是善意的报道,并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把三岁就开始立励志,14年“卧薪尝胆”作为正面宣传,亵渎读者的心灵,扭曲了事实的真相,人们不仅难以抱以同情,反而引起不必要的反感,以至过激的言词,诸如:家庭的虐待、当地政府漠视,小孩说话不诚实等,对小孩、对家庭、对社会、对媒体都带来不必要的负面效应。 弱势群体要引起社会的帮助,只能真诚、坦然,实话实说,如同社会中的其它现象一样不能任意拔高,不能着意粉饰,更不能用虚假的豪言壮语作广告,只有这样才能唤起人们的同情心,为其疾呼,为其伸出援助之手。象以此“卧薪尝胆”作噱头,不仅难以引起人们的理解,把好事也给办差了。 作者:罗瑞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