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职业医闹”不是弱势维权的快捷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09:21 大众网-大众日报

  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每天穿梭于昆明各大医院之间,努力寻找“商机”,然后再采取扰乱医院就诊秩序的方式,向医院索取高额的赔偿。这就是昆明出现的新职业——“医闹一族”。(7月6日《生活新报》)

  据记者调查,这样的“医闹”团体往往和出现医疗纠纷的患者家属相互利用,或是在医院门前聚众静坐,或是在医院拉起横幅要求赔偿,严重的就将死者或伤者抬到医院门诊
大厅扰乱就诊秩序。在医疗纠纷当事人获得医院的赔偿后,他们再与其分红。“医闹”成为一种职业,暴露出目前医疗纠纷中患者权益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一些地方解决医疗纠纷的渠道还不够畅通。

  虽然国家为保障社会成员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得到救济,设计了一系列的救济制度,但由于普通患者或家属与

医院地位的不对等,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处于劣势的患者或家属通过正常途径获得医疗赔偿的漫漫长路,对其精神和经济上的考验可想而知。当对公力救济信心不足时,“职业医闹”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患者或家属的经济诉求,一拍即合。于是违背国家法律的暴力索赔,便自然成为弱势
维权
的“快捷方式”。

  同时,尽管法律规定发生纠纷由医院负责举证,但医疗纠纷涉及非常专业的医学知识,需要专家来鉴定医院有无过错。谁来鉴定?无论是医院的上级部门还是医疗鉴定委员会,这种有利益纠缠的“父子鉴定”、“熟人鉴定”,如何保证鉴定结果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还有一些医院自身存在的违规操作、乱收费等医德问题难辞其咎。为尽快平息事端,降低不良影响,医院往往破财免灾,息事宁人。这更“激励”了更多的患者或家属与“职业医闹”联袂,走非法维权甚至暴力索赔的道路。

  遏制“职业医闹”,从根本上说,要形成一套完善、便捷、低成本的制度化程序,出现医疗纠纷时,患者或家属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公力救济。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疗部门,要率先以高尚的医德和规范的服务构建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这才是让“职业医闹”消亡的釜底抽薪之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