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个私协会”地位依然尴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09:17 四川在线 | |||||||||
民间组织(社会团体)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在通常情况下,民间组织尽管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要么以信仰相同结合在一起,要么以爱好相同结合在一起,要么以行业相同结合在一起(行业协会),要么以利益相同结合在一起,要么以需求相同结合在一起……。总之,民间组织的性质应该属于自由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社团组织,既不应该属于任何党派,也不应该属于任何政府。民间组织除了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承担维护正义和公平的社会责任,才符合俗定成俗的社会道德。
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等社团组织(民间组织),虽然这些组织都是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获得了合法地位,但遗憾的是,这些组织却并不是名副其实的民间组织,要么隶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要么隶属于某某政府部门,并且与各种隶属的政府部门共同构成人员、资产、办公和管理一体化。更有意思的是,这些社团组织不但要服从党派的领导,同时还要接受隶属政府部门的派员领导。几十年来,这种“非驴非马”的“双重身份”现象,使得这些社团组织既要执行党派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相关指令,又要承担管理社团组织成员的任务(其中也包括向社团成员收取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正因为这种奇怪的民间组织形式,这些社团组织才被社会幽默为“二政府”,地位的尴尬不言而喻。 日前,据《四川新闻网》报道:“……成都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和成都市私营企业协会将正式合并,新组建成立‘成都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简称‘市个私协会’)对全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进行改革,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市个私协会将是全国第一个与工商部门正式分离的协会,也是我市第一个与政府部门脱钩的社团组织。截至目前,市‘个私协会’已经与其主管兼指导部门市工商局实现了‘三分离’:人员、资产、办公场所完全剥离。全市238名专、兼职个私协会工作的工商公务员已彻底脱离协会具体工作。据通报,此举目的是理顺职能,让行政部门和协会组织各归其位,以全面实现自主办会,更进一步落实协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职能。新成立的成都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同级工商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要求,将个私协会建设成为自律、服务和协调功能完备,能有效发挥连接政府与个体私营经济组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个私协会”成都首创,名副其实全国第一。“第一个与工商部门正式分离的协会”、“第一个与政府部门脱钩的社团组织”。果真如此吗?那么报道中的“新成立的成都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同级工商部门的指导下”又怎么解读呢?难道“三分离”就能证明回归到了名副其实的民间组织社会属性吗?难道非得要在原有模式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自尊独立吗?看来答案是否定的,新的解读只能是:换件新马甲,性质没有变,“非驴非马”样,地位仍尴尬。而所谓的“能有效发挥连接政府与个体私营经济组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则是明显的“二政府”道白。据报道:“此前个别地方出现的对会员搭车收费、强制收费等现象将彻底改变。”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过去“对会员搭车收费、强制收费等现象”犹如家常便饭屡见不鲜,虽然如今换了新马甲,但是,“个私协会”的隶属关系并没有改变,所以,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潜规则”面前,很难说“对会员搭车收费、强制收费等现象”不会同样与时俱进换马甲,巧立名目乱收费。 谁都知道,如今处在改革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博弈已经成了平衡社会矛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显性博弈,不论是政治层面的公认、立法层面的公开、市场层面的公正、分配层面的公平,都离不开民间组织的参与和维护正义与公平的努力,而这一切有时候恰恰要把民间组织有意无意地推向与政府正面博弈的位置上,试想,假如民间组织仍旧维持“二政府”的地位的话,博弈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在现有的中国国情下,对于维护民间组织成员的利益来说,将会更加困难。总之,愚下并不看好换了马甲的“个私协会”,因为“个私协会”的“二政府”形象并没有改变,“个私协会”并不是名副其实的民间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