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彪:“空饷”岂能“吃了白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00:06 红网 |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中外相通的道理本来是不存在什么疑义的,虽然这话儿源自西人,但曾为国人广为引用和推崇,不过日子一长,就和别的引进的事物一样,渐渐地“水土不服”了。早些年曾广为流布的讥讽公款吃喝的“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的民谣就是一个明证。不过现在“白吃”涵盖的范围扩大了。“吃空饷”这道“免费午餐”又成了咱们的一道风景。
据新华网(7月10日)报道,自去年底以来,重庆市清查出2652名“吃空饷”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此后每年可减少财政支出1300万元。在职不在岗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吃空饷”的事,近几年时有报道,但像重庆这样数目庞大的“白吃队伍”并不多见。一个重庆市一年就有1300万的公款白白地流失,全国一年类似“吃空饷”而流失的公款该有多少恐怕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去年我国才3万亿的财政收入,车轮子下滚掉几千亿,嘴巴吃掉几千亿,出国考察掉几千亿,自然灾害耗去几千亿……再加上“吃空饷”“吃”去一大块,纵是金山银山也会掘成平地。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公共财政有这么多漏洞?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么年来漏洞越堵越多? 以“吃空饷”为例,“在职不在岗”、“退而在编”为什么能照领薪水?是所在单位的领导“糊涂”还是“失职”?在下属的一句牢骚领导都能弄得清清楚楚的时代,眼皮底下有人不上班照领工资,领导居然“失明”,可能吗?能让“白吃”者所在单位的领导“保持沉默”个中必有玄奥。以国情而论,能享受“空饷”待遇者定非等闲之辈,要么是原单位的“长”字派,要么是和“上头”要千丝万缕的关系,普通员工为保“饭碗”尚且忧心忡忡,想不劳而获门儿都没有。可以断言,“吃空饷”现象之所以频频发生,只有极少数是钻了政策和管理疏忽的空子,绝大多数还是权力作祟的结果。不然“吃了也白吃”的潜规则在“吃空饷”事件中何能大行其道?从重庆市对“吃空饷”者的处理来看,更能印证这一推断。 “在清查出的“吃空饷”干部中,目前有96人被辞退解聘;131人被停发工资;331人已办结辞职、停薪离职等手续;2094人正在完善相关手续。”看看,“吃空饷”这种和“偷盗”无异的行为,处理起来是多么富有“人情味”!除了“96人被辞退解聘”,其余仅仅是“停发工资”或“办结、完善相关手续”,至于已被“吃”掉的“饷”如何处置——是追缴还是加倍罚回?并无片言只字,以国情推断大抵是“吃了也白吃”了。一个小偷哪怕只是偷了一只“钩”也是违法犯罪,“白吃”了这么多老百姓的“血汗”就这么轻轻地放过了?难道公款就不是“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难道纳税人的心血就可以这么随意地挥霍?浪费和挥霍尚且是犯罪,变相盗窃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反而不是犯罪了?,难道因为这些人曾经是公务员就可以享有“豁免权”?凡此种种,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深反思吗? 为什么这些年来我们的公共财政漏洞屡堵不绝?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有关部门太心慈手软,惩处不到位。我们有纪律,有制度,但如果这些东西只是说在口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那么“白吃”事件就依然会源源不绝,公共财政漏洞就会堵而不止。 作者:周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