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李先梓:国耻娱乐化倾向值得警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09:45 新华网

  郑州一家广告公司搞3周年店庆,老板出了个怪招:广告车开路,车顶站着两个小男孩,各举一个塑料牌,分别写着“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热爱和平,反对侵略”。车一边是8个身穿日本军服的人高举着标示“投降”二字的“步枪”,一边是10个着新四军军服的人。这一广告奇招,招来群众的围观和议论,被民警当场没收了“武器”。(《东方今报》7月17日)

  尽管该广告公司经理再三标榜说这样做的意图正是为了“让市民不忘国耻”,但仍然引来了市民的嗤之以鼻:“爱国的标语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吸引人看。”事实上,自从赵薇“日本军旗装”事件发生之后,好像是有了标本效应似的,这几年商家、游人扮“日本兵”的新闻仍不断出现。就在几天前,抗日战争纪念地山东微山湖有商家给游人穿鬼子装照像,引来了如潮批评。

  商家趋利,对他们进行道德层面上的谴责已经显得太过无力。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近几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商家不约而同地迷上了“鬼子装”?在“鬼子”泛滥的背后,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态在作祟?

  笔者认为,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这就是把国耻娱乐化和游戏化的倾向。

  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崇尚“娱乐至死”的某些人显然已经不再满足一般的娱乐活动,开始解构一切、亵渎一切,产生了畸形的猎奇和审丑心理,甚至不惜将国耻拿来重新整合来加以游戏化和娱乐化,还自以为新潮、时髦和前卫。殊不知,这种行为严重地伤害了每一个具有清醒的民族意识的中国人。因为,在扮鬼子过程中,民族耻辱感被淡化了,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所造成的伤害在嘻嘻哈哈中被消解了。记住历史成为了“游戏历史”,往日的巨大民族灾难和隐痛幻化成了目前的娱乐活动。令人痛心的是,这种彻头彻尾的数典忘祖行为,竟然一再得到某些人的追捧,实在是匪夷所思。

  作为给中国人带来深重灾难的鬼子兵,其丑陋的穿戴早就成为一种罪恶符号定格在我们民族的意识深处。想不到这种丑陋的打扮居然屡屡受到某些国人的垂青,以至于公然穿在身上招摇过市,这是对中国人爱国心的严重践踏,有关文化管理部门绝不应该缺位,应该从保护民族尊严的高度出发,坚决制止这种非法行为,还国耻纪念一片净土。(李先梓)

  相关评论:

    邓海建:警惕商业广告拿民族主义上色

    民族主义是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内化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认同,这种精神信息常常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事件位置上被放大,而变得敏感。冷战结束后是全球民族主义复兴的黄金时期,以民族记忆和爱国情绪为驱动的民族主义仍在发挥作用。而商业广告是以资本和利润为驱动的,民族主义情绪如果被别有用心的商业广告所利用,后果不堪设想。历史地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容忍本国的民族主义去商业地兑现。<详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