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极:市场是背后推手 两岸经贸“拦”不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10:12 中国台湾网 | |||||||||
台湾当局主办的“台湾经济永续发展会议”(简称“经续会”)分组会议这几天开得热热闹闹。不出所料,从两岸直航、金融业登“陆”,到投资大陆占资本额40%的上限,涉及两岸经贸的议题再次成为会场内外的焦点。其实这些都是争论了多年的老话题,简单说就是一句话:对台商投资大陆到底是“拦”还是“放”? “拦”的意思不言自明,甚至不是“留”。“留”还会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让人
台商被“拦”得很辛苦。两岸不能直航,对于两岸每年900亿美元的经济贸易、400万人次的往返来说,曲折绕道额外的支出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不仅如此,为了规避当局的投资限制,台商们煞费苦心,资金转道、将大公司化整为零,凡此种种,无不为经营埋下风险。最典型的就是“和舰案”,因为不敢签文字协议,只有口头约定,股东承受着资产流失的风险,经营者也背负着侵占资产的罪名。“和舰案”披露后,不可理喻的案情却得到岛内不少人的理解,因为知情者都知道这其中有不得已的苦衷。 “拦”的结果又如何呢?尽管有关方面对于投资大陆的负面声音不断,什么“台商血本无归”、“大陆经济危机四伏”,但投资大陆的台资企业却逐年递增。岛内媒体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说,2005年排名前1000名的大陆台资企业总营业收入9992亿元人民币,比2004年增长超过360%,其中超过八成台资企业获得盈利,许多台资企业在大陆的经营规模呈现爆发性发展。而台商的贡献,也促进了两岸经贸的迅速增长。靠出口贸易维持经济繁荣的台湾,大陆已成为其第一大外销出口地区。 也许岛内有些人并没有看清这个事实,两岸经贸的背后推手,不是台湾的什么“西进政策”,最重要的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大陆在资源、市场上的优势对台湾资金产生磁吸效应,台湾当局的“拦”是在与这只手角力。对于此次“经续会”能达成什么共识,我们只能猜测,但是我们却可以断言,不管共识是什么,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绝对会不为所动,依然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引导资金、人员的流向。(孙立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