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玉芝:科技成果睡大觉与磁浮列车生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3日00:10 红网 | |||||||||
近日,上海磁悬浮列车一节车厢发生火警,还好有关方面迅速启动消防预案,立即疏散乘客,及时遏止火势(8月12日《新京报》)。另外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近日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某知名研究所所长在一次科技座谈会上痛心地说:“国家每年给我们所里的经费好多个亿,但取得的专利成果中,100个里竟没有10个能真正转化出来,不要说两年,就是10年之内,能真正实现转化的也就5%,95%还都在保险柜子里锁着呢!”(8月12日《中国青年报》)
或许你认为这是两件不相关的事情,但在笔者看来至少给我们提了个醒。一个必须正视和棘待解决的困境,正如前不久,一位专家型主抓科技的副省长翻开全省几千项获奖的科技成果查看后,感到很无奈,“这么多都获了奖的成果,竟然找不到几项很有转化价值的!”而磁浮列车MADE IN GERMANY,我们不应该打起精神好好反思一下这个问题吗?虽然不能牵强地说,因为我们没有核心技术所以磁浮列车必然出事故。那我们有技术的轻轨和地铁啦?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城市的轻轨或者地铁不也频频发生事故吗?而更多的科技成果连出事故的机会都没有,它们躺在实验室或者活在论文中。 我国从1985年至今已经拥有专利成果300余万项,但实际转化率不足20%。对于这个现实,我们应该反思一下问题出在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叫得那么的响亮,不能说不该叫,更不能否认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只是科技成果“睡大觉”的现实也应该认真的对待。 我们的科学技术的诞生过程是有一个模式的,这就是国家办,高校的研究所、实验室、一些事业性科研机构、以及部分大型国企的研发中心。至于民营企业和私人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实在还有好长的路要走,我们的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存在很大问题。一边是一些有研究能力的人缺少研究经费,一些有技术成果的人找不到转化的出路。另一边却是,“眼睛都瞪圆了,在急得嗷嗷叫”——拼搏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缺乏技术的一些企业,却怎么也找不到好的新技术成果。 国家包办的科研又为什么不能很好地转化成生产力呢?至少有一个很严重的原因是,相当程度上高校老师及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搞科研就是为了出论文,拿奖,评职称,至于其实用性和民用价值以及经济效益他们就全然不顾了。可想而知这样的科研成果对生产力能有多大的益处,这就是科技创新和研究的体制性问题了。 这种功利的目的出的成果往往成果的本身就有问题,实用性、含金量都很低。1985年至今我们拥有专利成果300余万项,这个数字的背后可想而知到底有多少科技创新成果有价值,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当然在中国有一个科技创新甚至体制和管理创新都非常出色的城市——深圳。90%的科技成果来自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看看华为、中兴我们就信服了。或许这样的科技创新模式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这便是我们通向科技大国、科技强国,科技更好地转换成生产力的强国之路。那时磁浮列车不会随便生火了,生火也是“MADE IN CHINA”。 作者:银玉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