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蒋高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哪里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9日04:33 新京报

  蒋高明

  今天我们要搞的新农村高等教育,要实现根本的突破,要根植三农、面向新农村建设,以传授新农村建设实用技术为主。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实际上是一个优先发展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道路。今天,城
市和工业发展迅速领先了农业,“三农”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

  围绕着农业和农民问题,“新农村”曾多次被设计过也实践过。1904年前后,米春明、英国传教士柏格里和巡按使朱家宝等,在河北定州翟城村和贵州毕节石门坎开始了新农村试验。后来,翟城经验先在山西进而在全国推广,是为第一次新农村建设。第二次始于1928年,代表人物是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第三次始于1946年,代表人物是毛泽东等;第四次始于1978年,代表人物是严凤昌、万里、杜润生等;眼下,我们正在开展第五次新农村建设。

  历次新农村建设的目的都是为了摆脱乡村贫困、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农民素质。

  但是前四次的新农村建设,并没有缩小城乡差距,反而越拉越大了。目前,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定为具体的目标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可在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做法上,各地还缺乏思路。新农村是要靠人去建设的,但是,我们不能指望着城里人来建设,城市还需要农民来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高素质的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第一资源。

  改革开放后,家庭承包使劳动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农民有了购买能力,乡镇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繁荣带动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全国1亿多民工为

城市建设带来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农民中的优秀分子,纷纷通过高考、研考和博考永久地离开了农村,成为城市、工业和其他行业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相比之下,农村开始衰败了,大量“空心村”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建设新农村,必须有高素质的农民,但这恰好是农村的“软肋”。现在,能人纷纷离村,留守农村的是“3860部队”(妇女和老人),新农村建设明显缺乏“动力”。客观地说,农村是大有人才的,自古农村就多能工巧匠,多贤才。目前的情况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将农村中的聪明人吸引到了城市,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的高考“杠杠”,在其父母辛勤汗水的浇灌下,农家子弟纷纷突破了,从此远离农门。就连考不上本科的,进入大专和中专学校后,也大多不愿回到“苦难”的农村。留在村里的高考落榜生,继续沿着父辈的足迹从事单一的、传统的、缺少科技含量的种植业。因为缺人才、缺技术,科学种田我们喊了几十年,依然没有基本实现。美国每个农民产粮28万斤,中国农民只能产两千斤。土地被分成若干碎片,更使得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没有人才,新农村建设从何谈起?

  古代也有考试,但那时的“科举”没有今天的高考这样频繁,进入城市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许多落第秀才回到村里依然是很好的人才,蒲松龄、洪秀全等就是落选的秀才,但他们都成就了很大的事业。今天中国农村中这样的人才明显少多了。

  现在,一些农民只讲实惠,公益事业对他们来讲是很遥远的事,致富缺少领头羊。有些村村官轮流做,充分暴露了我们农村的人才奇缺现象。

  越是落后的农村,愿意出去打工的农民越多,而留在家经营土地的越少。

中国经济正发生一场潜在的危机,该危机可能来自因人才短缺造成的乡村衰败。

  为此,我们建议必须成立中国的农民大学,为新农村建设输送本地人才。农民大学面向占应届高中毕业生近一半的落榜生,高等教育重新塑造他们的人生希望。

  虽然晏阳初上世纪30年代在河北成立过“乡村建设学院”,但是这些学院都没有坚持下来,是没有教授和大学生的学院。今天我们要搞的新农村高等教育,要实现根本的突破,要根植三农、面向新农村建设,以传授新农村建设实用技术为主。这些学院可以立足地市级和县级的各类技术学校、职业学院。但是,政府要加大对这些院校的投入,使新一代的农民真正掌握农业和管理科学技术。

  办好新农村高等教育的关键,除了有好的学生来源,各大专院校教授的加盟更加重要。然而,哪些教授愿意到偏僻的县城一级的学校来任教呢?我们的建议是,国家拿出一部分资金,高薪聘请那些退休的大学教授,在一年的几个月中,回家乡发挥余热,使他们老有所为,同时也可使他们增加一部分收入。古人尚追求“少小离家老大回”,今天的退休知识分子却闲在城市,成为老龄化社会的分子。如果那些来自乡村的老知识分子重回乡村,则新农村将有了活力。有了教授资源,中国农村那些高考落榜生,就可以圆他们的大学梦。更关键的是,他们能够学到建设新农村方方面面的实用技术,新农村农民的素质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新农村建设是要将全体农民纳入现代化制度体系,让全体农民平等享有国民待遇的问题。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并将他们通过事业吸引在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因此,面对回乡知识青年的高等教育,在全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