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清波:孕妇遭的哥甩客当街分娩与“斯密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00:13 红网 | |||||||||
日前,在重庆南坪南路某商场附近,一位临产孕妇在前往医院的出租车上被嫌“晦气”的司机驱逐下车,焦急万分的丈夫连招12辆出租车都被拒载。无奈之下,孕妇在41℃的高温下呆了3小时,在街边树阴下产下一子。目前,母子平安,现在六院住院治疗。(9月3日《重庆时报》) 对这一事件做出简单的道德评判是容易的:这些出租车司机太自私自利、缺乏基本
经济学家曾提出所谓“斯密问题”。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基于人性本善的假设,把源于人的同情的利他主义情操视为人类道德行为的普遍基础和动机;而在《国富论》中,他却把人性本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把个人利己主义的利益追求当做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动机。于是,一种人性本善的道德利他主义社会道义论与一种人性本恶的经济利己主义个人目的论,便矛盾而奇妙地共生于作为思想家的斯密理论之中。“斯密问题”揭示出:人其实是善恶二元的,人性本恶与人性本善都是人性的原始事实。前者促使个人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后者则要求每一个体必须兼顾他人福利,保持其行为的“合宜性”。所以,解决“斯密问题”的钥匙,就是要尽可能地把满足个人需求与实现公共利益统一起来,将个体的自利行为导向人类社会的共同善,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避免现代人的善恶人格分裂。 而在这一事件中,那些出租车司机都只表现出了极端自私追求经济利益的一面,而丧失了对他人的起码的同情和公德心,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善恶人格分裂的状态。从根本上来讲,在当代社会,许多不和谐现象的根源,正是由于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公共利益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冲突,而人们不知道如何调处。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强调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和谐,但实际上,实现这种和谐的途径并不完善、顺畅,因此屡屡发生为了实现所谓公共利益而肆意侵犯个人利益、或者为了维护个人利益就完全漠视甚至侵犯他人和公共利益的情形。出租车司机只考虑到自己赚钱,违背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将一个即将生产的孕妇丢弃在路边,就属于后面这种情形。这暴露了人性恶的一面,却丧失了人性善的基础,是一种人格分裂状态,而人格分裂势必破坏社会和谐,这正是“斯密问题”的现实反映。所以,建设和谐社会,关键就在于更好地解决这一当代中国的“斯密问题”。 首先是要进一步改善政府治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政府使用税收财政,接受了所有纳税人的委托,就必须尽可能地提供更加完善周到的服务,既充分保障每个人的发展自由,又能够有效保障“公利”。在这一事件中,如果地方政府对出租车运行的管理更完善、执法更严格,对妇女儿童的权益保护更周到,那么,孕妇被迫在街边生产的情形就可避免发生。 其次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本质上应该是一种道德经济,忽视公德建设,就会使人们陷入极端自私自利而毫无道德情操的人格分裂状态。显然,在一个道德健全发达的社会里,就很难出现这种出租车抛弃临产孕妇的行为。 总之,我们要通过推进民主法治,改善政府服务,加强公德建设,解决好当代中国社会的“斯密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成新的具有健全人格和现代素质的中国公民社会的顺利诞生,而不是让它像这一事件中那个幸运而可爱的孩子一样,遭遇母亲被迫在街边生产的风险。这样,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孩子街边出生,象征了现代中国公民社会诞生可能遭遇的风险与和谐社会构建之难。这,就是这一事件的深刻象征意义。 作者:邓清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