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遐迩:民间绕过政府直接捐赠值得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3日09:37 新华网

  7月下旬,台风“碧利斯”肆虐粤北后,一场民间捐赠的热潮在珠三角兴起。绕过政府,直接把物资发送到灾民手中,成为今夏这次救助热潮的最大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日日睇》主持人陈扬认为,这体现了一种对公共权力信任的弱化——既是对半官方的慈善组织的不信任,也是对受捐地方政府的不信任。(9月1日《第一财经日报》)

  无论是民间慈善组织直接送达的救灾物资,还是政府民政部门下发的救灾物资,都是纳税人对灾区人民群众献出的一片爱心,本无亲疏远近。但是,同一种行为却有两种救助渠道,对政府无疑是一种尴尬,因为直接捐赠发出了对政府组织救助活动的不信任信号。国内的慈善机构大多挂靠在政府机关或群众组织下,具有政府性质,民间慈善特别是有组织的大规模捐赠活动很少。因为政府的性质,慈善事业本来应该搞的更好,但是事实上弊病很多,甚至其中还出现极不正常的腐败现象。

  据报道,胡润“2006中国慈善家排行榜”上榜一半以上的慈善家都对相关慈善机构投了不信任票,而更愿意亲力亲为,原因就是慈善机构缺乏“诚信”缺乏有效的监管。从媒体的相关报道中我们知道,政府下拨的扶贫资金每年都有贪污、挪用、浪费的现象,用去盖豪华办公楼的有之,用于宴席大喝大吃者有之。甚至还出现救灾物资县、乡、村干部层层“挑”,到老百姓手上时,村官还半夜通知亲戚来“挑”的丑恶现象。捐赠物资、善款都用到哪里去了,效果如何,捐赠人几乎都不知道。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赚钱也不容易,所以宁可不捐,也不能捐给人吃喝玩乐和腐败!”

  捐赠物资、捐赠资金是善心的体现,其管理就该严格、透明、公正,但是实际上有些稀里糊涂。善款却得不到善用,扶贫资金流不到贫困学生手中,“穷孩子”成了当地领导之子!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华侨、港澳同胞在广东省捐款赠物总额超过400亿元。但是因监管不严频繁出现捐赠“黑洞”。一些部门对历史上的侨捐毫不在意,竟没有档案记录。这不只是捐赠环境的问题,更是对捐赠人爱心的亵渎。

  直接捐赠尽管很麻烦,甚至还要付出高额成本,但是把捐赠物资和善款亲自送到受灾的群众手中,可以避免让一些人把自己的爱心糟蹋了,捐赠者放心。直接捐赠绕过了政府,既是对半官方的慈善组织的不信任,也是对受捐地方政府的不信任,实质上就是对公共权力不信任的一种表达。从现象上看,直接捐赠只是绕过了政府,其实是在羞辱政府?

  在国外慈善机构大多是民间组织,其工作人员大多是自愿者,一般不会有“吃”慈善的问题。这次广东掀起的直接捐赠热潮,可能会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政府还是要“自强”起来,完善慈善事业的相关制度和法规,营造良好的捐赠环境。特别是要尽快出台《慈善事业促进法》,一是要完善税收减免政策,保护公众参与慈善捐赠的积极性,二是要对慈善事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为慈善事业护航。在国家财力还相当紧张的时候,鼓励和发展慈善事业于国于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遐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