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南方人物周刊专题 > 正文

赵晓:让财富品质引领前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15:16 南方人物周刊

  -赵晓(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在过去四分之一的世纪中,中国财富积累的速度举世无双。中国的国民财富每年接近增长10%,中国居民的个人财富每年接近增长9%。如此财富的狂飚突进运动,打破了人类历史上英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一切先行国家的最快速记录。2005年,广东省正式宣布,其GDP总量超过了亚洲“四小龙”的香港。

  相比于普通百姓,中国富豪们的财富增长速度更是惊人,远远高于中国GDP的增长速度。笔者曾经详细计算过中国富豪榜的最高财富增长变化,并比较世界华人财富变化,发现大约10余年左右,全球最富的华人将出现在中国大陆,令海外的李嘉诚们黯然失色。

  中国人极其强大的国际购买力也泄露出中国人的富裕。目前,全世界最奢侈的物品几乎都在中国畅销,中国游客在全世界疯狂地购买令老外咋舌,而中国企业对海外企业的大手笔购买,中国人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一次性付现将整栋

豪宅一举买进的大手笔更令世界惊叹。中国富裕的小皇帝们到国外留学,发现外国人原来比“我们”穷多了!呵呵,不知中国人听到此消息,是感到自豪还是感到可悲!

  中国财富增长惊人,但相比中国人追逐财富的胃口更大。目前,中央政府仍然将经济增长作为考核官员的最主要指标;而中国的各级地方政府仍然天天都在不惜血本地招商引资,争先发展本地方经济;此外,中国无论国企民企,大都将“做大做强”视为奋斗目标,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财富亦仍然是最现实、最有诱惑力的追求目标。

  但是,就在狂热的财富敛求中,这个国家已经出现了许多财富漏洞甚至于危险的财富陷阱。

  财富陷阱之一叫“两极分化”。目前,中国以基尼系数衡量的收入差距已经达到国际警戒线水平,在全世界各大国中名列前茅。

  由此相伴生出另一大财富陷阱就是“贫富对立”。中国历来有“水泊梁山”之均贫富的传统,如今仇富情绪再度炽热,网上甚至已有人公开撰文要旗帜鲜明地仇富。

  财富陷阱之三是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耗竭。笔者曾批评中国经济不计成本的发展方式是“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显然,如此竭泽而渔的致富方式将导致严重后果。

  财富陷阱之四是权力资本化。如果中国人财富的增长靠的是为社会创造财富来获取,那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然而情况并非都如此,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偷税漏税因素外,权力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比如,权力实施了不同的地区倾斜政策,导致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权力实施了不同所有制的差别政策,导致国企垄断部门据垄断而获取暴利;权力与资本结盟,让

房地产商一夜暴富;权力自己资本化,不少官员靠腐败而肥。很显然,权力导致的分配业已成为当今中国的一大毒瘤。

  财富陷阱之五是财富伦理贫乏乃至迷失。财富本身并不是罪恶,但贪婪追求财富、不择手段获取财富,把利益看成上帝、把阴谋当作智慧,为富而不仁则是极大的人性的罪恶。

  财富陷阱之六是“后发劣势”日益彰显。所谓“后发劣势”,指的是后发国家因为可以凭借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来发展经济,因此放慢制度变革,其结果经济增长一俊遮百丑,制度改革过于滞后的结果是导致社会崩溃,因此反陷于“后发劣势”。很显然,中国还没有进入后发劣势的困局,但已显出后发劣势的迹象。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表面上财富中国很像《红楼梦》中描写的那样“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实际上却是《圣经》中讲到的以赛亚的时代,危机四伏,值得警省。

  出路何在?

  最根本地,就是中国人必须从对于财富的数量追求转向对于财富品质的追求。这包括要寻找到财富背后的更加神圣的意义,今天的中国要寻找到超越财富的更具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包括真正落实“

科学发展观”,改变政府行为,包括通过大力改革来构建完善的商业制度及政策环境,也包括重建中国人的伦理道德。一句话,中国真的是到了重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考虑它们之间的配套关系的时候了!

  中国不能再有“均贫富”的革命,推倒重来式的方式永远不是财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不要指望在中国依靠权力发起一场向人性宣战的文化革命,因为“文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并未远去。但中国的改革与财富创造的确不能避开一些实质的问题,那就是改革必须彻底,必须配套,中国人人格必须重新塑造。

  “路漫漫其修远兮”,谨祝愿古老的中国,伟大的中国、崛起的中国,富裕而又贫穷的中国,莫让财富迷失了心灵,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加快步伐再度出发!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