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 > 正文

艾琳:提倡“同情”是构建和谐的要义之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0:00 新华网

  艾琳 作者文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议论最多最集中的一个话题。围绕这个问题,各种议论观点丰富多彩,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让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国家更富强。

  在现今社会下,如何才能使社会更和谐呢?面对社会道德水准下降、荣辱观亟待强化的现状,面对一些人过于强调物质利益,过于看重物质财富的现实,特别是面对社会上的困难群体和弱者,如何才能让每一个人不仅在生活上感到和谐,在精神上、心理上也感到和谐呢?笔者认为,必须大力培养社会同情意识,建立起人与人之间广泛的同情感、同情心。

  同情是一种真诚的感情流露。作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在真诚的同情发出之后,往往都会做出一些具体行动,对被同情者予以物质、精神或是道义上的扶持和帮助。

  同情不是可怜。可怜虽然也是一种感情的真诚表露,但是,可怜对于被“可怜者”来说,似乎总有一丝“屈辱感”包含其中。所以,如果说同情某个人、同情某件事人们不会感到难过,而说可怜某个人,被可怜的人心中一定会感到有些不舒服。

  提倡同情,让每一个人都有同情心,可以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社会,要想营造并维持和谐,人与人之间必须有同情心。强者与强者之间,强者与弱者之间,弱者与弱者之间,都应该充满同情心。一般看来,强者与弱者之间,强者是同情者,弱者是被同情者。其实不然。强者与弱者都是同情者与被同情者,只是强者被同情的概率可能少些,弱者被同情的概率可能大些。强者被同情主要在精神层面,而弱者被同情的往往在物质层面。如果两者之间能够建立互补的同情机制,那么,社会就会和谐得多。强者与强者之间,弱者与弱者之间,如果也能够建立良好的同情机制,那么就可以减少很多摩擦、很多矛盾,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

  从现实情况看,同情在很多人的身上已经慢慢失去,无论是强者对弱者还是弱者对强者,包括强者与强者之间、弱者与弱者之间,都缺乏同情,缺少同情心。强者对弱者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

生活质量没有同情心,只顾自身的利益,只顾自己赚钱;弱者则对强者的物质财富产生极度反感,在强者发生变故、发生问题时,常常表现出幸灾乐祸的心态。在强者与强者之间,弱者与弱者之间,也是如此。

  没有同情心,不仅表现在成人身上。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受大人教育的影响,在儿童身上也表现出了可怕的同情心缺乏症。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上的弱者,对社会上发生的很多值得同情的事,都表现出麻木的态度。

  没有同情心,还表现在机关工作中,表现在对待群众的态度上,表现在处理社会事务上。对来自于基层、企业的同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对上访的群众,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城市拆迁、土地征用、群众生活安排、城市管理等,都存在缺乏同情心、缺乏感情的现象。

  由于缺乏同情心,人与人之间也就缺乏沟通,缺少理解,社会矛盾也就容易发生。如果每一个人都充满同情心,能够真诚地表达同情,那么人与人之间就能够建立一种可以依赖、可以帮助的感情沟通。

  构建

和谐社会,就是需要建立一种真诚表达感情的同情机制,通过同情机制的建立,让社会充满爱,让生活充满情。

  相关专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