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荣:由一则空姐选拔题想到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1日11:41 新华网 | |||||||||
据报道,在近日某航空公司的一次空姐选拔赛中,出现了一幕有趣的测试场景。面对一些“古怪刁钻”的应变题如“当值空姐撞见男友带另一个女人旅行,自己还得为他们服务……”、“‘性骚扰者’故意将饮料洒在自己裤子上,要空姐为他擦……”时,答案出乎意料地一致,个个候选者都选择了忍气吞声或虚与委蛇,如“事业是第一的,不会因私人感情影响工作,依然微笑着服务”等。
在这么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准职业女性群体中,居然如此整齐划一、旨趣相契地喻示着某种思想和行为方向,则品咂者与关注者显然不能简单、轻松地一笑置之。 可能会有人从不同角度寻找这一应试思维的世俗合理性。比如情感和理性的微妙转换“技巧”,比如职场中人无法回避的生存工具性、“幸福代价论”等等。但假如你的视线能够越过国门,会发现那幕“性骚扰”行为,曾真切地呈现于新加坡某空姐面前,她的答案很简单:抬起手清脆地搧了对方一耳光。事后,她还因此获得了公司的赞誉和嘉奖。 问题并不在于评价哪种处理方式更具职业或现实可取性,真正应深入审度的是,在中国式的隐忍(实则是秩序同化意义上的)、虚与委蛇之后,我们能够捡拾和维护的究竟是什么?它的价值、方向是否值得我们“打落牙齿和血吞”?是所谓公司行为、行业行为的范本标准与职业美誉度吗?倘若那只是一个不乏矫饰的规则无底洞,它还值得人们去百般迎合与迁就吗?倘若它正压抑性地逼迫人们以部分放弃权益、尊严、职业品位与趣味、生活与生存快感为代价,我们还有必要僵化地将其维护和尊崇到底吗? 空姐选拔题有如一记价值钟鸣。社会学的钟摆理论告诉我们,当秩序和价值的钟摆围绕一个恒定中心值规律运动时,一切动作都会精准、到位、合乎法则,不论它的值点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世俗性法则。而当这一价值钟摆处于紊乱,因人、因境、因时势而不断被左右、被调整、被附会和曲解时,所有的社会元素组合体(无论精神还是实体),便可能居于盲动、偏执与随波逐流中,所谓文化、道德、习俗、行为秩序的失范、失序、钝化便由此而生。观照现实,我们会发现它的直接与间接“遗患”无处不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