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毕诗成:顾客是上帝,职员也是上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06:37 华商网-华商报

  毕诗成

  近日,杭州拱墅区总工会与杭州市第二医院联合对从事建筑业、制造业、销售服务业的一线职工的健康状况做了随机调查,接受免费体检的427名一线职工,99%因超8小时强体力劳动而患有不同疾病。(10月21日《现代金报》)

  “99%患病”或有偶然,但反映出的问题却不能小视。按马克思的说法,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推进,更多人会从具体生产中解放出来。这意味着原本同量的具体劳动,“含金量”大大提高,生活工作条件都应同比提高。这一点在改革开放后一度表现明显,但近几年,经济继续发展,财富继续增加,但离一线劳动最近的很多职工,待遇、福利却无法做到同步增长。这似乎表明,我们的收入制度、利益分配结构,在新形势下出现了新的问题。

  曾几何时,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自发理性充满信任,如同信仰宗教一样,相信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市场大局中,实现资源、利益的最佳分配。从最初市场培育看,这只“手”的解放,的确起到很大作用,但当市场经济初建架构之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弊端也越来越多地显现。

  朋友近日去德国,归后提出一“奇怪”问题:在多特蒙德市,他们每天都下午五六点钟结束工作,有闲暇逛商店,但每次只要一到6点,哪怕店内挤满顾客,店员也要礼貌告知:下班了,送客。该先生不解:“市场经济不是说顾客是上帝吗?他们怎么撵‘上帝’出门?”想来想去,笔者认为或许只有一个解释:成熟市场经济下的劳资关系———顾客是上帝,店员也是上帝!

  多开一会门,顾客满意,老板收益,店员利益却要被损,而这是不被法律与常理所允许的。这只是缩影,其实可运用到所有行业。显然,劳动者这种权益,光靠正常的市场理性是做不到的———市场的理性常常是追逐自身利润最大。因此,必须要有外在的强制力量,来充分保护这份权益。

  刚开始搞市场经济,大家矫枉过正,似乎政府越远离市场越好,实则不然。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结构,并非只有市场理性,法律、行政力,都必须找到合适的位置。以一线职工待遇说:在就业总量供大于求且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下,劳动者必然处于弱势,并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劳动市场单单取决于市场,一线劳动者工资福利、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包括其他各项权益受到损害,几乎是必然的事情。翻开最近一些报道:兰州环卫工人连城市最低工资都拿不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工资逐年下滑;很多危险行业背靠最低工资,没有其他保障……这与我们的经济奇迹非常“不般配”,绝非“常态”。

  关注一线职工利益,不能光靠对穷困者的资金救助,而要形成结构性利益增长思路,变“输血”为结构性“造血”。《劳动法》被严肃执行,可以构筑基本的底线保障;工会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可以搭建一道不断争取利益同步发展的梯子。此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形成一种社会共识、培育一种舆论:健全的市场机制里,天然包含劳动者的“上帝”角色;而企业只顾追求利润提升,利用资方优势,不愿实现一线工人利益与企业收益同步增长,是一件于民于国都不利的事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