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汪祥瑞:转化科研成果不能光是做快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11:47 四川新闻网

  汪祥瑞

  谈到2006年物理、化学、医学诺奖都落在一个国家,媒体上惊羡一片。但如果要按照我们习惯的评判标准,即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些诺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恐怕不容易在交易市场转让出手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上海有机所有一项几乎可比肩诺贝尔奖的成果: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如果视为一个生产牛胰岛素的新工艺项目,相信不会有经济效益。但科技发展史告诉我们,中国人曾经也走到过世界探索生命和蛋白质奥秘的前沿。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为成果“丰硕”却弃如敝履而反躬自省,从此,一直高调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按照商业化判断来鉴定一项成果,就在乎转化成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比如增加多少利税。好的成果如快餐充饥速效,毫无疑问,追求速效转化提高了生产力。但如果从衡量国力和持续发展战略角度来考察,能够拿到国际视野中发光,具有首创性,足以引导技术革命的研究成果科学成果,并不多。

  一项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未必就是速成、速效的实用品,人类生产力的大飞跃,都基于这些具领先性、突破性但实用性看起来又甚为遥远的科技成果。1900年,贝克勒发现放射性,为此和居里夫人共享了诺奖,这个划时代的发现,直到16年以后才用到医学试验上,42年以后做成第一颗原子弹,54年以后才“转化”成第一个商业性的核电站。

  没有领先性、独创性的科学实力,成为制造大国没问题,但无法成为一流强国。美国之所以是一流强国,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它在科技领域不断抢占了领先的科学成就制高点,才能把持技术和经济领先发展的源头。

  日本的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是因为日本善于搞“转化”,得益于西方中低端电子技术成果在日本国内快速、高效应用开发,日本的电子产品和硬件横行天下,但它始终是在美国这个信息技术领跑者后面做配角,缺乏美国的高端基础科学雄厚首创实力和积累。

  妄自菲薄固然不可取,但切不可以为自己造出了“X芯”、“L芯”,并装进电脑,就忘乎所以,这种“创新成果”,也不过是嚼别人十年前的剩馍罢了。

  只要用小学生的数学,就可以计算出GDP赶超某国指日可待。但作为一个自然资源有限的大国,领先别人,光靠热炒热卖、现做现吃的技术创新是不够的,还很需要使生产力产生革命性转化的成果。这样的创新研究,很可能是破费财力人力,却一时等不到回报,以至于无法衡量投入产出的。所以,有了各行各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成绩卓著者,我们还希望出现值得后人大书特书的领先型的科学家工程师,需要那些关起门来,耐得住寂寞,为摘取领先成果而努力的人,这是要圆强国梦必不可少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