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周炳林:令人生厌的新保守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10:4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周炳林

  趁着9·11后美国民众的心态,新保守主义在美国大行其道已经很长时间了,而今天,或许连他们自己也感到,很多美国民众正在对此心生厌倦。在NBC与《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民调中,奉行新保守主义的共和党支持率创下新低,只有14%的人愿意共和党继续控制国会,而反对的比例已达47%。或许,新保守主义主宰美国民众心态的日子真能过去,只是这一
思想近年来影响过于深远,有些问题的反思不得不继续。

  曾经,俏皮的美国人是那么地难以和新保守主义的固执、坚硬放在一起,就连日本人决定发起珍珠港偷袭时,给自己打气的一点也是,美国人是一群自由散漫、贪图享乐的

花花公子。为什么这样一群人会变得如此固执、坚硬,像极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所描绘的一战前的德国佬?
二战
后,冷战的长期持续可能是这一改变的重要因素,这可能也是近年来新保守主义兴起的一些老旧火源。

  然而,不管如何,冷战结束了,敌我区分不再明显,美国人开始获得一个寻找原有民族本性的机会。而事实上,冷战后的克林顿时代,美国人可能也确实经历了这种寻找,人们开始关注新经济、纳斯达克和

性丑闻,似乎又可过上以前那种花花公子的潇洒生活。

  是9·11改变了这一趋势。世贸大楼的倒塌使得美国人心中敌人的影子又清晰起来。只是躲躲藏藏的敌人太可恶,又太弱小,他们飘忽不定,美国强大的B25战机和航母编队实在不知如何使劲。

  但是,现实的困境却并不妨碍美国人在政治心态形成明确的方向。引导心态走向的人总是狡黠的,在新保守主义的精妙思想加工中,他们对自己的思想始祖施密特(德国魏玛时期的法西斯思想家)进行批判,在他们看来,施密特的“区分敌我,杀戮敌人、保护盟友”归根到底也是一种自由散漫的哲学,里面隐含着敌人和自己在道德上并无上下之分,这不外乎韦伯所说的诸神之争,而这是不对的,“神只有一个,道德标准并非因人而异,世界上美好生活也只有一种,要过美好生活就必须符合‘自然正当’的道德,这是古希腊智慧的告诫”。基于此,新保守主义的“教父”、施密特主义在美国的衣钵继承人施特劳斯(其学说为副总统切尼、防长拉姆斯费尔德、前副防长沃尔福维茨所推崇)呼吁:回到古希腊,追求自然正当,追求美好生活。当然,那时的希腊已经作古,“现在的古希腊”便是美国。在此逻辑下,施密特主义被进一步发展:不仅要区分敌我,而且敌人在道德上,或者说价值上已经低美国一级。

  在没有强大敌人的时代,这样一种思想显然更加迎合了民众的心态。同样的分清敌我,冷战时,敌人和自己却至少在地位上是平等,苏联最多是“邪恶”,却不可“蔑视”,有点像战场上的敌人;但是,在新保守主义时代,敌人不仅“邪恶”,而且“无知”,更像“有流氓倾向的孩子”,他们没有过上“美好生活”,是待启蒙的,而怎么启蒙当然是用美国的那一套。

  显然,新保守主义从头到尾都是嚣张,这种嚣张从政治及于道德,及于价值,有着一种辜鸿铭所批评的对于自然正当的过度追求(Over hatred of unrightness;over love of rightness)。在危害上,这种主张一元价值的嚣张理论也不亚于恐怖主义,因为实在难分清孰因孰果,说到底,新保守主义也不外乎一种“道德上、价值上的恐怖主义”。

  不过,再嚣张的理论,也有沉没的一天。从目前的情况看,新保守主义的日子或许真能过去,美国人正在对深陷伊战泥潭大发肝火,布什、切尼、拉姆斯费尔德等脸孔已经开始令人感到厌倦,民主党重掌权力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