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地方为何争抢挂职的部委博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09:54 南方报业网 | |||||||||
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地方政府之所以争抢“博士”,看中的不仅是博士所能提供的“技术资源”,更重要的是,这些在中央部委任职的博士还拥有地方政府无法企及的“人脉资源”。有了这样一些博士为向导,地方在“跑部钱进”时,该是多么轻车熟路和有的放矢啊! 在高校扩招“成效显著”之后,虽然已有“硕士一走廊、博士一箩筐”之说,但博士事实上仍是抢手货。抢博士的,不仅有那些想在“211工程”中分取最后一杯羹的地方高校,
大约四五年前,中原某地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促进当地经济和科技发展,特意到首都礼贤下士,延请了三十余位年轻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前往从政,并一律冠以“副处”之高职。有个博士荣幸地到了某县挂职副县长,上任不到三个月,就有人向博士县官送钱送物。结果几个月后,博士新官向上级纪检上缴了三十余万元不请自来且拒之不去的红包。其结局当然可以预料,这位博士的书生意气一下捅破了官场的马蜂窝。想想看,你新来乍到的一副职官员几个月就上缴三十余万元,那些在位已久的正职或副职却从未上缴过红包,该如何向上级解释?这位博士县官后来在众多同僚的敌视和不配合下,悻悻地离开了他所不能理解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故事今天仍在一遍遍地重复,各地在引入“博士从政”时也更小心谨慎地选择。当然,今日之中国校园,也并非远离社会的象牙塔。不识时务,不懂得潜规则的博士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博士与他们的非博士同僚一样,安稳于官场,波澜不惊。 其实在行政管理上,博士官员未必比低学历官员更在行。所谓“隔行如隔山”,尤其是多年的专业打磨,已经把一个合格的博士基本改造成偏执狂。既然博士官员在从政上未必比低学历官员更优秀,博士官员被“争抢”的新闻就很让人犯疑了。地方政府争抢的究竟是博士的学问,还是博士的管理能力,抑或只是“博士”背后的那张烫金文凭? 刚刚看到一则新闻,说由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选派的第七批博士服务团,即将从北京、上海等城市奔赴各西部城市。记者的报道中不乏令人回味无穷的细节,诸如“由于来自中央部委等地方的博士们为西部发展提供了各种技术资源和人脉资源,如今他们往往被地方政府看作一种稀缺资源,甚至成为各地争夺的对象”。 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地方政府之所以争抢“博士”,看中的不仅是博士所能提供的“技术资源”,更重要的是,这些在中央部委任职的博士还拥有地方政府无法企及的“人脉资源”。有了这样一些博士为向导,地方在“跑部钱进”时,该是多么轻车熟路和有的放矢啊! 这应该不是本人的无端猜测,请听陕西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陈平社的注解,“地方上对来自财政部、发改委、交通部、商务部这几个部委挂职博士的需求比较旺。因为他们多涉及宏观调控部门,对地方支持的力度大。”在这位处长的眼里,“提前到中央各个机关摸底,已经成为决定挂职工作有没有生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财政部、发改委、交通部、商务部等部委的博士,难道比别的博士拥有更多的“技术资源”?当然不是,为什么“中央部委里的挂职人选是各地组织部门最为看重的”,各地组织部门应该都肚明心知。 (作者系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