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刘克军:到底该由谁来教会大学生缝扣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23:59 红网

  日前,北京某知名高校BBS上一个“征人帮我缝扣子”的帖子引起了强烈反响。帖子里说:“我不会针线活,我们宿舍的也不会,但是拿到外面缝又觉得丢人。所以希望有人帮我一个忙,把扣子缝上,或者教我也行。”针对此帖,有不少同学跟帖提出同样要求,也有不少人质疑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仅3天时间,回帖已达5页之多。(10月25日《北京晨报》)

  质疑也罢,宽容也罢。但事实就如这个帖子的内容:发帖的大学生不会针线活,他们宿舍的也不会,很多提出同样要求的跟帖者显然也不会。好在这名发帖的大学生还能意识到“拿到外面缝丢人”,且有心恳求懂行的“教我也行”。那么,到底该由谁来满足这个愿望,教教这些大学生们缝扣子呢?

  这位发帖者首先把希望寄托在了同学身上。遗憾的是,大多数网友告诉他:“花钱弄呗,也不贵。”好不容易有一个有一位网名叫“四月雪”的女硕士帮他缝上了,却也不知道如何去教。那么,扣子今后再掉了怎么办?难道每一次都要发帖“征人缝扣子”吗?高校不会针线活的学生大有人在,难道他们都要“花钱去弄”或者发帖征人帮忙吗?

  那么,靠家长教育吧?恐怕希望也不是很大。我想,中国的绝大多数孩子都听过这么两句话:“干正事去,衣服我来洗!”“干正事去,做饭不用你操心!”为了让子女“干正事去”,不少家长包办了孩子的所有生活问题,甚至不惜在学校附近陪读,专职为子女做饭、洗衣服。长此以往,多数大学生学会了偷懒和享受:整理宿舍,他们学会了请钟点工;身上衣服穿脏了,打包寄回家;遇到生活难题立即打电话求助爸妈……长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你能指望他去干一些做饭缝扣子的“小事儿”?

  靠学校教育恐怕就更没谱了。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社会对应试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素质教育。我们只知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却忽视了教育学生从基本技能做起,“干好力所能及的活儿”。在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学生“高分低能”也就自然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那么,到底该由谁来教育这些大学生们缝扣子呢?我觉得需要“三位一体”的教育。所谓“三位一体”是指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对于家庭来说,就是避免“包办”教育,让孩子独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掌握一些安身立命的基本技能;对于学校而言,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学习;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就是要正视大学生“不会缝扣子”这一普遍现实,仔细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心态,进而对症下药合理引导。

  “不会缝扣子”、“不愿自己缝”体现的不仅是一种技能缺失,更能反映一种生活态度。大学生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现在缝扣子这样的小事都不想、都不能独自完成,那今后走上社会能独自担待起生存技能竞争吗?俗话说,求人不如求自己。“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每个大学生其实都应该牢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