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周士君:教师主动改行已成职业险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09:57 新华网

  就职业形象而言,教师的职业形象无疑是最具自豪感和感染力的,而且教师群体向来被喻为“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春蚕,抑或是“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烛。换言之,教师群体往往是一个公认的最具“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群体。然而,最近却有一项调查显示,教师群体中,竟有不少人因耐不住清贫和寂寞而想离开这个能给其带来荣耀和自豪的职业。

  有人对甘肃省20个贫困县的31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竟有30.8%的教师想改行。10月25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说,超过3成的教师想改行,绝对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这说明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不太喜欢,不会对这个职业尽职尽责,一旦获得其它职业的机会,就会马上转行。更加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有3成多的教师欲改行的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资源却呈现出奇缺的态势,而繁重的教学任务,加之物质待遇低,使得在职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失去信心,并产生了职业倦怠。

  在林立的“清贫牌坊”面前,教师主动改行,无异于烈妇陡然“失节”。置身于贫困地区的教师群体,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是靠这种抑制了教师作为普通人的欲望和俗念的“敬业精神”来维系的。实际上,许多普通的教师,他们是在被动地与“清寒贫苦”的生活结缘后,又被舆论拔高为“奉献型楷模”,令其中许多人懵懵懂懂地扮演了“与其浊富、宁死清贫”的悲苦角色。可是,教师群体中,也往往不乏耐不住清贫考验而弃教从商或从政者,只是因过去没有类似的调查或对话管道,使原本有“跳槽”念头的教师没有把话亮明的机会而已。

  其实,西部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所呈现出的“职业险情”早已暴露,只不过它是通过诸如对徐本禹等正面支教典型的报道,多侧面地披露出来罢了。然而,在这些宣传正面典型的报道中,西部地区教师队伍的“职业险情”尽管已得到充分暴露,但由于其对“奉献精神”的过度渲染和推介,此番一触即发的“职业险情”,也始终难以得到决策层面的正面回应。

  “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尽管此则古训言犹在耳,但也从来不乏有热衷教师职业者,清清贫贫、任劳任怨地承担起了教书育人的使命,传递着人类文明的薪火。可是面对超过三成的西部教师欲改行的“职业险情”,我们的相关职能部门是否该出台相应政策给予扶持?毕竟一个职业群体的活力或后劲,仅靠高调的“奉献精神”来维系,终究是不可靠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