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邓海建:我们到底该批判什么样的中国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4日00:00 红网

  有一点是无疑的:解构永远比建构容易。关于教育的批判和批判的教育,只要是逮到一个教育事件或者教育事件的影子,必然是口水和理论齐飞。11月3日《中国青年报》消息说:全国人大常委痛斥应试教育,称是在逼学生们犯罪,“应试教育这条线越描越粗。”有委员指出,应试教育是一些学生逃出校门,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源头。

  尽管我也批判过应试教育,但一味把“应试教育”妖魔化怕是适得其反的。硬要说
“应试教育是一些学生逃出校门,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源头”,这个全称判断尽管大快人心,但悖逆事实和逻辑:一是有多少事实和例证能正相关地推断出“因为应试所以犯罪”的逻辑命题呢?二是本身这个结论就是以偏概全的,体制内的零星个案是小概率的事件,就譬如不能说今天我买菜上当了整个市场就是骗子集团一样。如果一个体制是被原罪的,它应该是养成了大多的恶,而不是少数问题少年;再换个角度说,许多到过或未到过美国的人都在谴责应试教育的时候不忘顺带着艳羡“西方国家(或者美国)的教育如何如何好”,问题是人家的校园暴力和青少年危机不比我们少呀。在缺位建设性教育模式构建之前,硬是放大应试教育之恶本身就是一种犯罪。

  “中国应试教育批判”、“应试教育N大罪状”……仿佛在中国现代教育语境下看“应试教育”的可怜和被践踏成了一种异化的全民快感:上不起学吗?那就骂应试教育吧;考试没考好吗?也骂应试教育吧;跳楼轻生了?更得骂应试教育了……但是,我们究竟有没有搞懂什么是真正的应试教育呢?首先,“考试不灭,应试不止。”古今中外没有不以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的,古代的科举到现代人一边骂应试一边趋之若骛的GRE、TOEFL,设若是不以相对公平的考试来配置社会的教育资源,结果无非是金钱和权势多了寻租的领域,这样就皆大欢喜了吗?素质教育再灿烂的欧美,要上牛津上哈佛上剑桥,也在考试里挤破了头的啊,至于没挤得过而跳楼卧轨的,似乎也不是没有。其次,冤枉的“应试教育”一直被我们理想主义的“素质教育”弄成了假想敌,于是论战不断,骂应试赞素质成了中国教育一大风景——杀风景的是,不久前教育部部长周济也坦诚表示,“目前尚未从整体上改变应试教育的倾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整体上说依然步履艰难、任重道远”,是的,素质教育大战应试教育的“风车之战”永远不会有赢的一天——因为,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相对立的不是应试教育、而是“片面极端的单维教育”啊。于是改来改去还得考,考来考去还是压力如山。拎着头发自己举自己的笑话,中国教育遭遇得还少吗?

  我们到底该批判什么样的教育?搞清这个问题需要明晰两个真理:一是应试(包括高考)不是中国教育的万恶之源;二是教改的空想主义“素质逻辑”需要纠偏。中国基础教育不是不需要改革、是太需要改革了,但是在改之前要厘清航向:既不能去

火星、也不能去太平洋,要平稳扎实行走在中华大地上。素质的目标之所以任重道远,不是应试所挡,而是不全面、不科学、不准确的应试策略在缺乏有效制度设计的价值目标前彰显了它的弊端,我以为:中国基础教育当务之急不是“革故鼎新”、恰恰是对错位的应试教育“治病救人”。

稿源:红网 作者:邓海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