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刘坤亮:性别比失衡与血缘传继双系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4日09:21 光明网

  要认识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是父系血缘传继制社会。父系制决定了家中儿子重要于女儿的事实存在,于是人们重男轻女人为选择生男孩。在计划生育压缩生育空间的情况下,今天又逢科技手段(B超的出现)帮助遂愿,其结果就是全国性的性别比失衡现象。所以,治本之策应从如何触动父系制考虑。为此笔者提出了血缘传继双系制方案,其中包括,继承姓氏男女平权方案 + 继承财产和养老儿女平权方案。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是我们当前遭遇的人口难题,政界、学界正在积极寻找对策。这里,对策能否对路和有效,应取决于我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和彻底。故此笔者作本课题表述。

  我的观点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根源于父系血缘传继制(以下多简称为父系制),父系制是我国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最基本国情,不容否认不容忽视。2005年3月我应邀参加在京举行的“人口安全与社会发展——多学科的视野”全国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谈到过(刘坤亮,2005)。但就事后的学术反映(包括研讨会综述)情况来看,我们的学界对此问题还没感应进去(目前一些公开发表的治理性别比失衡对策思路文章都可看出)。笔者掂量,似有必要再论述,甚至重复表述我的某些观点。

  1、要意识到我们生活在父系血缘传继制社会中

  我们生活于其间的社会是父系血缘传继制社会。所谓父系血缘传继制,就是嗣系的绵延认父方为脉络向下传递的制度规定。具体而言——从个案入手看:通常,一个男孩长到结婚年龄本人乐意又条件具备的话,便会从别家娶一个女子来组成家庭,而后生儿育女,并让儿女都随父姓,以示传承父方血脉。这其中,男为“本位”,男娶(进)女嫁(出),妻从夫方住。由此延伸,儿养老送终、支撑门户(续香火)、继承财产;女儿从出嫁时起则成了“外人”,没有干系。由此形成了家中儿子重要于女儿,家庭香火续绝看有否男孩的事实存在。于是人们在生育上自然地重男轻女偏重于生男孩,并且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计划生育压缩生育空间的情况下,人们只好更加人为选择生男孩(所谓“更加”,就是不搞计划生育之前,人们也人为选择生男孩,如过去社会一直存在的溺弃女婴现象),恰好今天又可以借助于科技手段(B超的出现)遂愿,其结果就是全国性的(主要是农村)性别比升高和居高不下现象。

  我们看到,父系制规约下的血缘传承关系、亲缘关系构成社会基本现象和社会基本关系结构,我们每日每时都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基本现象和社会基本关系结构中,没有人能够逃脱。借用马克思“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引1)语,我们可以理解:父系血缘传继制制约着人们整个婚媾和生育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是制约过程又逢计划生育特殊条件的产物。

  2、要认识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是父系制形成的文明社会,我们享受的文明本质上是父系血缘传继制文明

  迄今的科学研究表明,父系制使人类社会从野蛮社会进入到文明社会(摩尔根,1877;恩格斯,1884),即父系制产生文明社会。我长期关注、学习、考察从而揣摩到,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从历史上看,父系制决定了世系从父方计算,男子是“本位”,从别家娶女子过来组成家庭,为自己生儿育女,所以妻子儿女都是“自己”的。为表达这种归属之需要,于是产生了“子女随父姓”,甚至女子出嫁后也改随男方姓(一直发展为诸家百姓)现象。男子为“本位”,于是形成了男主女从,进而导致夫权制、父权制、家庭奴隶制、宗法制度、包办婚姻、买卖婚姻,丈夫可以出卖妻子,儿女属父亲个人所有而父亲可以出卖子女现象。认儿子向下传承血脉,“本位”就产生了延续、发展和壮大自己及自己方面的要求,这就是“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重男轻女生育观的滋生。人口生育从人的生理自然产物状态变成了人的需求人的追求。每个家庭、每对夫妇、每个男子都追求生儿育女(特别是生男孩),于是汇成了社会人口不断增长的总趋势。到今天,中国人口已逾13亿,世界人口在跨过了60亿大关之后,目前正在向70亿、80亿挺进(未来还不知道要达到多少亿),“人满为患”、“人口爆炸”的呼声四起(人口膨胀,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形成了“不可持续发展”的局面,目前全世界正在被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儿育女和发展人口需要衣、食、住、行等供给,这就产生和推动了物质生产。与家庭肢解氏族的同时,人们从事物质生产也发生了变革:原来氏族所有的公共份地和财产也随之被肢解和瓜分为家庭所有;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生产资料家庭所有制即私有制。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