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立法不应对公民的诉权设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12:25 南都周刊 | |||||||||
有什么必要去担心民众滥用诉权呢?权利又不会腐败,权力才会腐败。 王琳 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我们知道寻求司法的救济是每位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但这个权利要进入诉讼却必须受到权力的审查。因为我们的诉讼制度被刻意安排了一个“立案审查”程序。这个审查,超
这种“权力架空权利”的制度设计被一些有识之士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他们对着那些手持魔方的立法者大喊:让权利上来,把权力转下去。江伟教授就是这样一个不遗余力大声呐喊的行者,在他主持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修订专家建议稿(第四稿)”,为制度的改良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改革方向——即以新的“立案登记制”替换原有的“立案审查制”。“立案登记”,也就意味着法院对于原告的诉状,只履行形式意义上的“登记”,而不必再进行实质意义上的审查。这样一来,权力被还原为一种服务,而不是一种赐予,当事人的诉权也就有了直接进入司法殿堂的红地毯。 权力本来就应该是一种为权利的行使或张扬所提供的服务。不论是近年来主导西方国家司法改革的所谓“接近正义”,还是我们在政治层面不断宣扬与强调的“司法为民”,都在不断重申这样一个司法常识:法院系为(公)民而存在,公众的诉权是裁判权的基石和源泉。开启司法之门,使民众更容易接近司法官,并获得适时适当的司法保护,从而在司法的起点上就获得平等的保护,这是国家责无旁贷的义务,是司法机关不可推卸的担当。当诉权被架空,裁判权的存在就失去了其合法性与正当性的基础。 然而我们的司法现实却是,立案审查权最优先考虑的并非当事人的诉权,而是自身的利益考量。比如某高级法院就曾专门下发内部文件,明确将集资纠纷、土地纠纷、职工下岗等13类“涉及面广、敏感性强、社会关注”的案件暂不受理。据当时的报道称,受此“红头文件”影响的部分民众申诉无门,民怨沸腾。当权力压倒了权利,服务于当地的政治代替了服务于所有的民众,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感到诧异。 “在美国,几乎所有政治问题迟早都要变成司法问题。”这是托克维尔在悉心考察了美国之后的深刻体悟。而在我们这里的许多地方,这句名言应当倒过来解读。违背法治常识的司法理念,注定会遭到民众的唾弃。法治国家将法院设计为最重要和最终的纠纷解决场所,除专属立法、国防、外交、行政等国家行为外,发生于社会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争议法院均应有权受理和处置。尤其是随着司法现代化的加速,在一个法治国家里已少有司法不能企及的领域。垂范久远的《拿破仑民法典》(即现仍生效的《法国民法典》),甚至为那些“借口法律无规定、不明确或者不完备”而拒绝审判当事人诉求的法官,专门规定了“拒绝审判罪”——立法处处防备和限制的正是权力,而不是权利。 在转型期的中国,一个权利张扬与诉讼爆炸的时代已经来临。有什么必要去担心民众滥用诉权呢?权利又不会腐败,权力才会腐败,权利的实现最终还需要裁判权的确认和宣告。所以,还是倒转立案审查制度这个权力魔方吧,不管法院面临的是社会问题,还是其他问题,只要它们能够成为司法问题,法院就应担负起“守土有责”的重任,而不是屡屡以“稳定”或其他之名主动弃守自己的防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