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南都周刊专题 > 正文

刘洪波:一个沦为笑谈的敲诈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12:27 南都周刊

  冒名敲诈者与高级官员之间的客观距离,使得高级官员有更强的抗敲诈力。

  刘洪波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李海岭,河北清河人氏,50岁,现为犯罪嫌疑人,不久以后就会变成罪犯。这几乎是铁定无疑的。李海岭犯的事是冒充中纪委驻上海工作组人员,向上海市各党政机关负责人
敲诈勒索。消息说他邮寄了100多封敲诈信,想必没什么收成。

  李海岭犯的这桩事,让人想到一些民间笑话。有一个笑话说,某人夸耀到过皇宫,别人问皇宫是怎么样,这个就说,气派得了不得,大门上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的是“皇帝世家”。这种笑话之所以出现,完全是因为皇宫的情况超出了这位先生的想象能力。如果古代也有现在这样发达的电视,这样的笑话就不太容易出现了。

  另一个笑话说,几人在村头想象皇宫里的生活,一人说道,“肯定连枕头边上都放着好吃的馒头,头往左边歪就吃左边的,头往右边歪就吃右边的”。这个笑话,类似于晋惠帝问民间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喝肉汤。这样的笑话,现在还可能犯的,一个人对于离自己生活起居遥远的领域,想象的差错率就会越高。

  李海岭犯下的这桩事,就是想象的差错。尽管他已经不算年轻,生活阅历应该不少,社会经验可能也相当丰富,但高级干部怎样生活、怎样交往以及有着哪些待遇,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想能力。他可能预想上海驻有一个中纪委工作组在调查陈良宇案,可以预想调查中可能牵出另外一些人的问题来,他可能还会预想任何一个大官都总有“经济问题”、“生活作风问题”等等。然而,他无法预想在那个他永远不可企及的层级里,各种意思的表达是何其委婉精致。

  李海岭的敲诈行为,可以说是粗鄙的。他冒充的是中纪委工作员,行事风格却是十足的底层作派。寄一封敲诈信过去,说发现你与陈良宇案件有关联,附上

银行卡号,把钱打到卡上,这哪里能是中纪委工作人员做得出来的事情,一看就是敲诈勒索嘛。可笑的是他还多次去查询卡上有钱到账没有,结果因此暴露了行踪。

  陈良宇被立案检查的消息公布于9月25日,李海岭敲诈案发生在10月26日,整整一个月时间。李海岭有足够的时间来将这次敲诈犯罪搞得“就像真的一样”,不管为着不被抓住,还是为着有所收获,他一定为“搞得像真的”做出了努力。不过,李海岭设想不了在高层人物的交往中,绝对需要绣花和做文章的雅致。行事务求不留后患,字面与行为的表面务必温文尔雅,提出某种要求也不必像开大会那样“强调指出”,意在言外使得“精神实质”需要领会,事情往往“尽在不言中”就悄然达成。谁怀疑中纪委工作人员的正派呢,但哪怕真有“极个别害群之马”,也断不会不智地写敲诈信、给银行卡号的。

  现在敲诈官员的案件并不少,但演好一出敲诈戏也是需要“基本功”的。李海岭以如此拙劣的方式敲诈上海市各党政机关负责人,不说冒充中纪委工作人员,就是冒充一般的知情人员,都不足取信,党政机关负责人哪里会有如此粗鲁无礼的朋友。他甚至不如那些冒充“小妹”敲诈中级官员的罪犯,那些罪犯还知道写一封通情达理的信,装作欲说还羞地提出要钱,威胁的口吻也可算婉转。像李海岭这种方式的敲诈,最多也就能冒充一下掌握了一些情况的亡命之徒,敲诈的对象最多也只能是基层官员。

  当然,社会正在迅速地粗鄙化。过去官员生日得到下属送的金老鼠,还会策略地说“下月内子生日,她属牛”,现在,有记者拿着“曝光稿件”去敲诈事主,有官员拿着乌纱帽让人给自己送钱,毫无策略可言。但无论如何,请相信我的断言,大多数实际发生的权钱交易还没有粗鄙到像李海岭搞的那样“我是中纪委,拿钱来,否则就查你”的程度。

  敲诈官员的成功率有多高,我不知道,但我听过不少中下级官员被人敲诈得手的事情,高级官员呢,尽管被查处的并不少,却没听到过高级官员被敲诈者得逞的案例。冒名敲诈者与高级官员之间的客观距离,使得高级官员有更强的“抗敲诈力”。想想看,郭光允如实举报省委书记程维高都要霉运无尽,敲诈者要在高级干部身上得逞岂不是异想天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