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徐云鹏:对新知青返乡现象不妨宽容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0:10 红网

  浙江省台州市最近出现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包括名牌大学毕业生争当农民。截至目前,台州市所属椒江、路桥、黄岩三个区已有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结了“非转农”手续,跳进“农门”,其中不乏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据12月10日《北京青年报》)。

  面对出现在浙江台州的“新知青”返乡现象,莹绕于我脑际的首要问题恐怕就是:考
上大学,跳出农门,当一个城里人,曾经是无数农村孩子的梦想。台州500名大中专毕业生毅然放弃城市梦,“凤还巢”,重归田园,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人们对此持以何种态度?

  报道给出的答案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剪刀差”逐步缩小。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差别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明显了。并原引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班茂盛副教授的观点指出,大中专毕业生争当农民,既反映出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吸引力,也折射出

房价高企、社会保障不足等“城市病”。而浙江省公安部门则明确,对落户问题原则上是控制的。也就是说,在相关政策没有明确前,还不能准入。

  不错,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惟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二元结构的彻底消除,城乡差别的真正终结,才会有农村吸引力的巨大勃发,但对全国来说,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甚至是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不会一蹴而就。可以断言,大中专毕业生回农村暂时难成气候,因为他们的选择毕竟多出自对城市生活的无奈,而非对农村生活的真正向往,因而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我以为,趋利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在人们任何行动的背后都隐藏着利益的影子。从一些大中专学生的言谈话语之间,在“非转农”的背后,尤其是透过“城市生活压迫得我透不过气”,我似乎窥见了“新知青”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诸多生存无奈,高房价、高房租、高消费和低收入的窘境,使很多农村大学生的城市梦依然遥不可及。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徒有虚名的‘城里人’,不如当一个农民实惠。”这恐怕才是多数“新知青”要“非转农”真实动机所在。尽管这种选择蕴含着几多无奈,还是说明了大中专毕业生的价值观和择业观更加切合实际了,反映出了一种社会进步。

  毕竟,当农民至少能分到土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不断升值,如土地被政府征用,还能得到一笔不菲的补偿金,一块位置稍好的宅基地就值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即便土地没有被征用,起码可以种田、种菜,不用担心温饱。而且一些经济条件好的村还为村民上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每个月还发给困难村民几百元最低生活保障费。现在政府又在规划新农村建设了,留在农村也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非转农”不仅能解决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使自己有用武之地。

  这样看待“新知青”返乡现象,才有利于我们对大学生“非转农”问题作出理性判断和科学应对,妥善处理好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与原籍地农民之间在承包土地等方面存在的利益调整问题,让“凤凰”在农村筑巢安家,有所用为。

  因此,建议有关方面对“新知青”返乡现象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也不要简单地设卡控制,不妨冷静些,宽容些,先摸着石头过河试一试,种种实验田嘛,有什么不好呢。

    稿源:红网 作者:徐云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