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密17市市委书记成长轨迹:80%曾担任市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9日09:45  《决策》杂志

  市委书记是怎样“炼”成的

  ■胡    骏

  干部的成熟一般需要18—20年。从副处开始起步的9个样本中,走到市委书记岗位用时18年的4个,18—20年的2个,共占67%。

  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处于省、县之间的市一级,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层。市委书记作为一个市的主要领导,行政体制内配备干部的主要策划者及拍板人,其决策对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那么,市委书记究竟需要拥有哪些能力?这个群体有哪些典型的成长规律?

  作者对某省17市现任市委书记的成长路径进行剖析,从工作经历、任职年限、年龄、学历等多种视角,来观察这个群体的职业成长轨迹。

  市委书记需要哪些“台阶”

  经历是干部增长才干的熔炉。一个干部要成长为市委书记,必须在相应的工作岗位积累工作经验,提升领导才干。研究现任市委书记任职经历,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一位市委书记应具有的素质要求,它比《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更具体、更直观,更能让人看到哪些岗位是担任市委书记必要的过渡,是一般情况下不可逾越的台阶。

  八成书记担任过市长。17个市委书记中除去一位由省委常委任上兼任的,有13人任过市长,为81.25%。这就是说,市长是市委书记必经的台阶,想成为市委书记,首先要成为市长。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都是科学的、合理的。在我国现行行政体制内,书记和市长作为一个市党政的主要负责人,很多要求是相通的,只不过书记的要求要更高一点,如把握大局的能力,当“班长”带队伍的能力,这样,市长的岗位就是一个必要的锻炼。从职责看,市长是行政职务,主要是发展经济,更注重办事的能力;市委书记更宏观,主要是平衡协调,更注重用人的能力。书记如果不懂经济,不能干事创业,也就抓不住工作中心,指导不了各方工作,带不出领导团队,总揽不了全局。从这点来看,市长岗位是市委书记增长干事能力的重要岗位。

  七成书记拥有省直机关工作经历。17个市委书记中在省直机关任职过的有13人,占76.47%。其中有9人是从省直机关直接下派到市里任职的,占52.94%;有4人是先在地方上工作,再到省直机关任厅级干部后下去任职,而且3个是团委系统干部。只有4名市委书记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升任上来的。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干部任职年限的要求,一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到了副厅一级职务,他的年龄大多已不占优势,将来去向大多是人大或政协。同时在县级以下机关,也是低级别官员扎堆的地方,一个县一般有二三十个乡镇,五六十个科级部门,晋升县、处级的机会都很少,这与省直部门处级作为内设机构负责人,是不可相提并论的。此外,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做好一市的工作,需要能立足全省考虑问题,这就是拥有省直机关工作经验领导的优势所在。

  省直机关下派任职机会不同。都在省直机关工作,但是,干部下去任职并被重用的机会是不一样的。13名省直机关下去任职的市委书记中,团省委3人,占23%,省委、省政府办公厅4人,占31%,省发改委2人,占15%,合计占69%。这一资料表明,从综合性部门,如办公厅、发改委出来的人就多一点,这既与他们对大局的认识有关,也与他们在省领导与组织部门前表现机会有关。

  副书记的任职经历不可或缺。有专职副书记任职经历的占60%,其中从基层升任的4人更是100%,可见副书记岗位的重要性。这也很符合常理,副书记岗位,已经从具体行政工作脱离开了,具有相对宏观性,为下一步晋升打下素质与能力基础。从基层升任的干部,一走上副书记岗位,就从一般副厅级干部中脱颖而出了,俗话讲,排队排在第一位了。

  仅两成书记拥有副市长任职经历。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17名市委书记中,除任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的挂名副市长外,真正有过副市长任职经历的只有从基层升任的4人,占23.5%。从理论上讲,副市长岗位应该是市委书记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历练岗位,出现目前这种情况,其中主要原因,一是从基层升上副市长的干部,大都年龄已偏大;二是在市这一级从副市长到市长还有很多台阶:常委、常务副市长、副书记等,并不是单纯的从副厅到正厅的一步之遥。此外,副市长主管某方面具体工作,与市长具有全局性要求有距离,也是原因之一。

  市委书记职业成长特点

  市委书记初任平均年龄为50岁。初任市委书记,最大年龄为55岁,50岁左右占50%。共青团系统干部相对年轻,平均初任年龄为46.2岁,发展潜力大。这可看出书记岗位对人的心智成熟稳定、工作成熟稳重要求很高。

  从副处到市委书记一般要18—20年。干部的成熟,从基层到中高级,一般要18—20年。从副处开始的样本9个,其中用时18年的4个,18—20年的2个,合占67%,其他用时16年及以下的,均出自共青团系统。从副厅开始,样本为12个,一般在11年左右,只有共青团系统3人的用时为7—8年。

  学历不是任职的主要约束条件。17个市委书记,初始学历大专的3人,本科的6人,硕士以上的1人,博士1人,还有5人是在职学历。可见,学历与任职市委书记没有正相关性。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政坛起步都在80年代或以前,鉴于干部队伍当时状况,知识化要求还不是很高;另一方面,即使初始学历不高的干部,也重视学习,基本上都在党校等教育部门拿到了任职要求的学历。同样原因,他们学习时的专业知识背景,是理工类,还是管理类,从资料看对其任职没有太大影响。

  企业出身的干部增多。17人中,一直从事公务员工作的7人,从部队转业的2人,从教师改行的3人。引人注意的是,从企业调任的5人,这与中央调任很多大型国企领导人任职省、市领导一样,说明发展和管理经济的能力还是当下亟需的,同时也说明政府要向企业借鉴相关经验,改善自身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市委书记需要拥有哪些能力

  当前,现代领导者正处在历史性变革时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对领导者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领导素质随着社会实践和领导活动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使之适合不同层次领导工作性质的要求。那么,从现任市委书记的经历与特点来看,市委书记岗位最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素质?

  总揽全局的能力。从现任市委书记工作经历看,这是组织上最看重的能力,如果再结合岗位要求与责任,就更加明了。市委书记要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有一个准确把握,这才能确保他能贯彻上级意图,同时能在贯彻中寻求到本地区的发展机遇。他要有很强的大局观,有宽阔的国际、国内视野,能把自己的市放在全省、全国大局中考虑。此外,多岗位历练,也让他能协调人大、政府、政协及各方,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调动各方积极性。

  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当前,经济建设是中心,市委书记要做过经济工作,领导过经济工作,熟悉经济规律,能指导与推动经济发展。同时还要了解党群与社会事业,在抓住中心工作前提下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对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能熟练运用。

  知人善任的能力。这是市委书记的核心能力。前面几个岗位,特别是副书记岗位对其帮助尤其大,他要熟悉干部,了解干部,还要能排除其他人干扰,通过不多的接触与观察,识才选才,并能用正当的途径,把合适的人放在重要的岗位上。

  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当前是矛盾凸显期,要稳定一方,这种能力尤为重要。他要善于处理各种利益矛盾,根据自己人生经历,理解不同阶层的人,能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手段,针对不同阶层、不同团体,从利益结合点上解决问题,谋划工作。具有较好应对媒体的能力,善于用新形式、新方式开展工作,能应对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

  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走向市委书记岗位,他们已经历过多次竞争,并经过了近30年磨炼,能自我调节自己的心理与情绪,能喜怒不动于心、不形于色。表面上恪守“中庸”,鲜见个性,但这个群体最大的特点却是外圆内方,拥有属于自己特点的领导艺术和执政风格。■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决策》杂志

更多关于 市委书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