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揭秘外国公司在华六大潜伏手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7日10:34  新华网

  除了钱名利色,国外机构在中国搞情报的手段多样、闻所未闻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漆菲、金微发自北京 力拓间谍案牵出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情报交易链条,一幕幕此起彼伏像是上演经济谍战大片,也让国人见识了外国公司在中国搞谍战的新手段。

  钱名利色四管齐下

  “在这些公关手段中,钱、名、利、色无处不在,无所不含。”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看来,境外利益集团经常聘请一些部门领导与职员做咨询师,或者以课题经费的名义,将钱财赠予有关部委研究机构与学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中国相关部门决策和立法施加影响。

  江涌举了这样一个实例:某些国际大公司常年以课题研究名义,向国内某家研究中心提供研究经费,该中心投桃报李,一直为跨国公司在华利益充当“打手”。

  此外,还有一些司空见惯的手段:安排出国观光、子女境外就读、协助转移资产等。或者以参加国际学术研讨、邀请做访问学者、收录论文进SCI(科学引文索引)、授予名誉学位或职称等为诱饵,吸引中国官员、学者为其效力。

  不过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美色”。商海中的美女与美男间谍最为抢手,“名和利往往很多人还挡得住,但‘色’总是无坚不摧。”江涌说。更有学者揭露,许多人主动寻求这类“糖衣炮弹”,自然而然就把情报“拱手送人”。

  科研课题二次倒卖

  二手课题倒卖的现象如今越来越严重。据江涌介绍,一些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重大课题在经过两三年或更长时间的研究周期结项时,国外别有用心的机构就会找上门,“很多研究者会觉得何乐而不为呢?我把这个题目给国家了,同样也可以给你,多赚一笔经费嘛。”

  在江涌看来,这方面的情报很多是有意倒卖的,更有部门长期跟境外合作,常年向外输出情报。有些课题经费来源是经过“洗白”的,通过民间或者个人的名义经过“二传手”,“三传手”传递,这样也就造成了分辨的难度。

  利用掮客“买办”

  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滋生了一大批从事“买办”活动的掮客。这些掮客与境外利益集团形成日趋紧密的“共生”态势,游走在境外利益集团与国内各级政府部门之间,获取超额收益。

  与境外利益集团结成利益共同体的还有一些法人。一些大型中资企业为了自身的短期利益,充当外资的“铺路石”与“敲门砖”。如某些有违常理的合资路线,一开始就体现出外资的独资图谋。由于中方出资人往往缺乏有关经营经验,因此合资公司实际由外资主导。

  与地方政府形成共生

  在GDP增长作为主要考核政绩的制度安排下,一些地方政府纷纷进行“冲向底部”的“割喉战”,争相招揽外资,过度引进,超前开放,导致日趋严重的“外资崇拜”。如有的地方政府在筛选当地骨干企业的战略投资者时,首先排除的是中资企业,执意将国有股权转让给境外投资者。“两税合一”刚刚提上议事日程,有的地方政府和某些外资企业便联合行动,希望影响立法机关的决策,保留外企特殊优惠待遇。

  获得了地方政府的保护,某些外资企业在搞情报战时也多了份保证。

  垄断资本合围圈地

  看似友好的中外合资合作形式也成为境外资本在中国圈地的重要手段。

  比如,中国第一、世界第五的电池生产商福建南孚公司已成为跨国垄断资本“合谋”的经典案例。1999年,南平市有关部门为改善治理结构而主导引进外资,但竭力避免被同行产业资本(主要是竞争对手美国吉列)所并购,但外资公司却里应外合,把南孚的情报透露出去。怕什么来什么,以摩根士丹利为首的国际基金在2002年对南孚实现控股后,2003年就转手将所持股份全部卖给了吉列。

  利用保密法漏洞

  国人对一些“秘密”重视程度不够也常被境外机构利用。中国20年前曾颁布《国家保密法》,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和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现实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国家保密法》对“涉密”范围的界定非常模糊而宽泛,另外也没有明文规定各行业中的机密标准。北京一家钢铁咨询机构对此提出疑问:“我们平时也提供一些行业分析报告给客户,可是什么样的数据不能提供呢,哪些数据又被界定为国家机密,我们并不了解。”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有些数据被境外机构获取是出于不知情,由于没有保密范畴的界定,大部分人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保密意识。  

  各国严打经济间谍

  美国不但对已经实施的犯罪进行追究,还对“意图”犯罪以及共谋犯罪行为进行处罚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吴茜茜、郇公弟、张之简 特约撰稿羽策发自纽约、柏林、巴黎、东京 “在企业生活中的每一天,重要信息都有可能被精明的对手获取。在接待潜在竞争对手时要格外小心,甚至有人会在鞋底贴上不干胶,粘取地板上的碎屑进行分析。专业展会是经济间谍最喜爱的场所,有人会扮成参观者来回拍照,还有人扮成求职者轻松获得重要信息。电话、照片等都可能泄漏重要信息。……”

  这是法国UsineNouvelle网站对经济间谍的一段描述。无孔不入的经济间谍既是各国企业的最爱,也让各国政府无比头疼。

  大企业是谍战主角

  随着经济发展,商业间谍似乎无处不在,有媒体透露,在硅谷,盗窃创新成果已经屡见不鲜,偷窃手段也花样翻新:窃听电话、截获传真和电子邮件、雇佣黑客侵入对方的核心网络系统,有的商业间谍在写字楼转来转去,乘人不备顺手牵羊,一旦被抓获,就伪装成普通小偷……

  美国媒体报道,位列“财富500强”的大公司,几乎每家都设有“竞争情报”部门,从事商业情报信息的间谍业务。像可口可乐、3M、通用电气和英特尔等公司,都派重要人物负责调查商业竞争对手正在干些什么,甚至偷窥对手的策略和动向。IBM公司有12支情报队伍,他们分工明确,盯住IBM不同的对手。摩托罗拉公司则从美国中央情报局挖来专业情报和侦探人员,组建起公司的情报部门。

  对情报工作的重视,使得各大公司之间谍战故事层出不穷。著名的商业间谍案几乎都发生在巨头之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曾派出商业间谍到通用汽车公司偷取数箱机密文件,2002年被诉后,不得不向对方支付1亿美元的庭外和解费;宝洁公司曾雇用间谍以市场分析员的名义潜入联合利华公司,从后者的“垃圾堆”中获得大量机密;2007年德国商业软件巨头SAP涉嫌窃取竞争对手甲骨文商业机密,被甲骨文向美国法院的起诉,最终导致SAP部门高层集体辞职。

  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

  德国经济安全委员会4月出台的2009年度国家经济安全状况的评估报告中,调查了244名德国企业,其中半数以上表示,它们在过去两年中受到过竞争对手间谍活动的侵扰,而来自电脑和黑客的攻击则更为严重。法国国内情报总局称,从2006年1月到2008年底,有2963家企业遭到过盗窃生产机密、破坏管理稳定、阻挠新产品上市等“经济干涉行为”。被发现的3719名“不怀好意者”来自90个不同的国家。日本经济产业省2006年针对625家企业进行调查时,有35.8%的企业承认发现过情报被泄漏。

  德国经济安全工作协会称,由于受到网络间谍攻击和情报人员的“盗窃”,德国每年在这方面的损失高达500亿欧元,每5家企业就有一家受到网络间谍入侵。

  经济间谍无处不在,但是很多国家却面临将其抓获后,无法可依,不能对其起诉的尴尬局面。2006年,尼康曾发生技术人员把机密零件给俄罗斯方面,进而日本技术被用于军事领域的事件。由于没有相关法规,只能定为盗窃罪,结果是不被起诉,企业为此大为不满。

  不过这种情况正在逐渐得到改善。

  各国立法加强防范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间谍最多的国家,但因为各项技术先进,它也是其它国家间谍觊觎的目标。为了有效地保护商业秘密,美国联邦政府于1996年10月通过了《经济间谍法》。该法不但对已经实施的犯罪进行追究,还对“意图”犯罪以及共谋犯罪行为进行处罚,使美国政府及企业可以在商业秘密尚未被盗用之前即有机会采取法律行动。该法还支持使用“伪装诱捕手段”抓获商业间谍。

  日本也在去年参照美国的《经济间谍法》制定了“技术情报适当管理法案”,有望今年在国会上提出。为了防止企业员工把秘密资料给外国政府,“法案”规定,本来没有权限得到企业秘密情报的职员若复制秘密文件,通过电子邮件送到私人电脑里,就算没有透露给第三者,也算是违法行为。

  拥有尖端科技的德国,在防范经济间谍方面更是非常用心。德国联邦政府设有专门的经济安全工作委员会;德国政府情报机关和反间谍机关——联邦宪法保卫局直接负责对经济间谍风险的评估和防范;内政部以及警察机关则负责具体案件的查办。在企业内部,德国许多大企业也都设有安全部门,雇用专业的安全保护专家,负责防范来自外部以及企业内部员工的泄密行为、乃至恐怖主义活动等对企业安全的威胁。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经济 间谍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