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数学家丘成桐:奥数选拔不出真正数学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7日10:48  国际先驱导报
数学家丘成桐:奥数选拔不出真正数学人才
相比国内暑期里热火朝天的“奥数班”,国外的奥数显得颇为“冷清”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南桥 记者陈曦、平悦发自俄克拉荷马、东京、北京 成都市教育局的一纸“铁令”,给正在全国各地汹涌的“奥数热”泼下了一盆冷水。7月7日,成都市教育局宣布将用一年时间彻底整治成都“疯狂的奥数”。  

  其实早在2005年,教育部就明确规定公办初中、小学禁办奥数班,随后逐步取消了奥数加分。北京等地也整治过奥数班,但“奥数热”却依旧高烧不退。相比国内暑期里热火朝天的奥数班,国外的奥数似乎显得颇为“冷清”。

  中国奥数:最疯狂最疲惫

  刚刚上完奥数课的北京女孩李涵已是初二的学生,这个暑假过后她就要面临初升高的压力了。事实上,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各种辅导班就伴着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假期,奥数班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班上的同学几乎所有的都在上奥数班,妈妈说如果我不上就考不上好学校。”李涵充满稚气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疲惫无奈。

  说起奥数和择校升学的关系,要从上世纪80年代追溯。1986年我国培养的首批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高中学生被清华、北大等校免试录取。一些中学见到培养奥数获奖学生能提高升学率,便开始办奥数班。随之奥数成绩也成为大学优先录取学生的条件之一。接着一些商家从中发现商机。于是,奥数班从高中延伸到初中、小学,泛滥于全国。

  据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北京奥数市场规模1年20个亿。经济利益的驱动进一步加剧了功利奥数,“不读奥数,就上不了好中学好大学”这个怪圈也左右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尽管孩子痛苦家长烦恼,但是大家还是一窝蜂地学奥数。李涵所在奥数班上60多人,只有五六名“尖子生”能完全跟上老师的进度。大部分同学听不懂,很多就靠玩文具、发呆甚至睡觉来打发两个小时。

  日本奥数:很纯洁很低调

  其实我们的邻邦日本的奥数教育也相对发达,日本人广中平祐在1992年提议创立奥林匹克算数大赛,每年举行一次比赛,旨在发掘有数学天才的小学生。在国际奥数比赛上,日本学生也屡次取得不错的成绩。目前,日本有6%左右的中小学生有过学习奥数的经历,或者正在学习奥数。

  但与国内的奥数相比,日本奥数似乎更加纯洁、自然和低调。向日本的中小学生和家长提起奥数,就相当于向他们提起棒球或书法,因为它们都属于孩子课后的兴趣班。日本的基础教育比较宽松,更加注重儿童的身心健康。在众多兴趣班里,奥数只是非常不起眼的一个,日本孩子似乎对棒球、剑道或足球等体能项目更感兴趣。

  另外,日本的教育资源相对充沛,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几乎可以说不存在大的升学压力。并不需要通过其他的“附加条件”来取舍学生。9年的义务教育中,公立学校人人可上,师资力量分配相对平均和合理。私立学校教育水平较高,但门槛除了高学费以外,没有强求孩子达到某些标准。

  美国奥数:靠兴趣拼综合

  在美国,与奥数真正有关的组织“中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设在纽约州的一个小镇,其网站从2000年5月开办,都快10年了,但到目前为止,其点击率还不过80万。据该网站介绍,该组织的目标是“激发对数学的热情和热爱,介绍重要的数学概念,教授解题策略,培养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强化数学直觉,促进数学创意和创新意识,提供应对挑战时所得的满足、快乐和刺激”。没有一条强调“竞赛”,主要是提高兴趣,培养能力,激发创意。

  总的来说,美国中小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不多,但一旦感兴趣的人,则会非常投入。对数学有特殊禀赋的人,会被学校选入相关兴趣小组。这些学生由于兴趣支撑,发展后劲很大。当然一个奥数得奖的学生,申请大学的时候也会有优势。但美国大学入学是自主招生,录取的时候看平时成绩、个人陈述、老师推荐等多方面材料和个人多方面表现。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考虑,让一个数学资质一般的孩子去参加这种比赛,还不如让他去社区医院去做些义工。

  奥数选拔不出真正的数学人才

  ——专访数学家丘成桐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雪莲发自北京 早在6年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曾获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茨奖的数学家丘成桐先生就多次在不同场合呼吁取消高校免试保送奥数金牌选手。直到现在,他仍然止不住对“疯狂奥数”的担心。

  7月10日晚8点,丘成桐教授在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接受了《国际先驱导报》的电话采访。当谈到中国近乎疯狂的“奥数热”时,电话那头丘先生的语气明显有些愤愤不平。得知成都市教育局将出台多项措施禁办奥数班后,丘先生大声叫好!

  《国际先驱导报》:您之前多次呼吁取消奥数金牌选手免试入大学,出发点是什么?

  丘成桐:为了孩子。孩子应该对自己学的东西感兴趣,应该学得全面。奥数不是很全面和丰盛的,很多本应该学的东西没有涉及。而且那些太难、太刁钻的奥数题目,很可能伤害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奥数不应成为孩子们的噩梦。

  《国际先驱导报》:现在很多学校招生将奥数、音乐、体育等特长与升学加分挂钩,您认为这个做法合理吗?

  丘成桐: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加分可以,但是要加得均匀点和全面点,不能单看奥数成绩,不考虑其他学科。奥数加了很多分进了清华北大,但是英语、化学物理等其他科目不及格,这完全是不应当的事情!我们应该提倡通才教育,同时要提倡创新能力,两者兼备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国际先驱导报》:如果您招学生,会看他的奥数成绩吗?标准是什么?

  丘成桐:奥数是我们招收学生的一项标准,但不是主要的标准。只有奥数好,但英文和综合能力不行我们也是不收。国外奥数考得好的学生,往往能够成才,而我们的学生不一定能成才,因为国内是机械性的学数学,不是出于兴趣。我自己教过几个得奥数金牌的中国留学生,但他们学问太狭窄,考试有能力,思考没能力,甚至毕不了业。

  有一项统计,自1986年我国正式参加国际奥数竞赛以来,共有101名选手获得金牌,近年更连续6届获得团体冠军,但迄今为止这些金牌选手当中,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菲尔兹奖。“奥数热”并没有为中国选拔出真正的数学人才。

  清除“加分不公”当从本源清起

  陶短房 发自温哥华

  我的妹妹在北京一家交响乐团工作,职业是竖琴演奏员。近年来除了本职,她业余时间带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不是小学四五年级,便是初一、初二,其中相当一些音乐基础并不好。这些孩子的家长却不顾一切地送孩子、甚至逼孩子来学,也不管这孩子乐意不乐意。

  仔细一问才知道,这都是“特长生加分升学”制度惹的祸。

  原来按照北京的规定,加入校乐队参加过正式演出,就可以算“音乐特长生”,小学升中学、初中升高中,都能因此享受不少加分优惠,对选择重点、名牌中学可谓意义重大。竖琴练的人少,加入乐队的概率大,倘家长愿意将自己买的竖琴借给校乐队,则概率更大,事实上我妹妹的几个学生还真因此顺利进了名校。

  事实上中学升学中的加分规则远不止“音乐特长生”这一项,有什么文艺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还有奥数特长生。当初设计这种特长加分程序,本意是打破“惟成绩论”的片面选才标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初衷应该是不错的,但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

  为了“特长”、“考级”,各地的奥数班、钢琴考级班等如雨后春笋,费用也水涨船高,这一来增加了学生家长的负担,滋生了学生的攀比心理,二来也在客观上形成了“谁钱多谁有门路”的现象,让原本应公平竞争的小升初、初升高,染上了浓厚的金钱色彩。

  公平竞争,是健康社会的最基本守则,万丈高楼平地起,倘在孩子成长阶段不能树立公平竞争观念,后果不堪设想。正因如此,一些地方、部门开始着手整顿、打击诸如教师兼职奥数、私办奥数班等现象,力图控制这种“特长招生”的不公。

  然而这些被打击的,仅仅是需求所产生的市场反应,倘需求本身不受制约,打击的力度只能是有限的,甚至会因打击造成奇货可居,反加重学生家庭负担,滋生更多不公。

  清除“加分不公”,最有效的办法只能是从根本、从需求抓起,下决心、花力气整顿现行的“特长生加分”体系,尽可能剔除那些可能存在“以权买分”、“以钱开路”的因素,还“凭学生一己之力公平竞争”的本色,惟如此,才能从源头遏阻“特长贬值”、“奥数泛滥”等不正常现象,让升学生从同一条起跑线上起跑。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奥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