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后数量成倍增长 美国人中有1/3是线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22 16:47 环球时报 | |||||||
本报特约记者 邓德雄 11月15日,一名男子在美国白宫前自焚,后被救起。16日,《华盛顿邮报》独家披露了这起自焚事件的内幕,该自焚者竟是联邦调查局(FBI)的重要线人,为了抗议FBI的不公待遇,被迫采用自焚这种极端方式表示抗议。美国线人的生活一时间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 各个领域几乎都有线人 美国的法律对线人界定较明确,即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以不同面目出现、实际服务于联邦当局的人。哈佛大学法学教授德肖威茨在其代表作《最好的辩护》中指出:“美国是一个依靠告密者维持其统治的国家。”一语道破美国社会线人泛滥的真相。 在美国,几乎所有重要的政府部门,如司法部门、情报部门、军队都有大批线人,甚至新闻媒体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线人提供线索。线人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很难对他们的生存状态进行严格划分。 美国是个“情报王国”,除了拥有数以十万计的“在编”间谍和特工外,在全球各地还发展了不下百万的“非在编”线人,在美国情报机构的花名册上找不到他们的名字。 情报机构发展线人时,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其所能提供的情报价值的高低,因此,社会上层人士、消息灵通人士,甚至一些专家学者,都在情报机构的威逼利诱下成为其线人。 联邦当局侦破的绝大多数案件都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线人提供的情报。不过,执法部门的线人与情报机构使用的线人不同,他们大多是犯罪分子,落网后转为线人。 实施“全民线人计划” 线人工作前,先进行短期培训,主要是学习如何秘密安置录像器材,如何录音获取证据等。“9·11”事件后,美国各种类型的线人数量成倍增长。 将反恐作为第一要务的美国安全部门开始实施“全民线人计划”,训练居民互相监视,向当局举报可疑活动。根据这一计划,在每3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成为当局的线人。该计划已在10座大城市进行,第一阶段已有100万人参加。对此,美国公民自由同盟警告说,线人的过度泛滥将损害美国公民的人权。 线人境遇不同 线人服务的领域不同,境遇也各异。中央情报局发展的线人属于任务型,完成一件任务后,中情局立即履行事先约定的承诺,并从此与线人“一刀两断”,不再联系。那些需要保持联系的有特别价值的线人,一般保持单线联系,即线人只对惟一一位上线负责, 在情报机构内部绝不交叉。只要情报机构内部不出现问题,这类线人的安全就有保障。 新闻媒体的线人受到严格保护。美国媒体间竞争激烈,各大媒体都极重视从政府要员、社会名流等消息灵通人士中发展线人,并对线人实行严格的保护。上世纪70年代,《纽约时报》记者靠线人获得一份美国国防部有关越战的高级机密文件,并公之于众。国防部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纽约时报》交出幕后“泄密者”,但法院最终裁决该报享有报道“五角大楼文件”的权利,也有权不把线人的名字告诉政府。为保护消息提供者,美国媒体此后一直严守不透露线人的原则。《华盛顿邮报》通过一个代号为“深喉”的政府官员线人,获得“水门事件”的线索,报道后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直到现在,人们还不知道“深喉”到底是谁。 相比较而言,为执法部门、安全部门服务的线人就不怎么安全。这类线人与当局打交道就像做生意,线人和当局签署书面协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可为与不可为的事情,都要详细记录,泾渭分明。线人保证为当局进行某几项活动,而当局保证事后降低其刑期或提供某种待遇。如果是毒品、帮派、反恐等重大案件,线人还会被当局纳入“联邦证人保护计划”,破案后改变其姓名、履历,甚至进行脸部整容手术,让其持新证件,远走高飞,“人间蒸发”。不过,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美国奉行实用主义,也有一些线人的利用价值被榨干后,当局“弃之如敝屣”,任其自生自灭。白宫门前的自焚者就活生生地反映了这类线人的无奈。
(编辑:羚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