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蒋方良的中国命运--丧夫丧子令她欲哭无泪

http://www.sina.com.cn 2004/12/17 14:57   大河报

  张超/文

  团主席牵线 喜结良缘

  蒋方良原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1916年生于苏联西伯利亚山区。1932年进入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在那里,芬娜结识了一个名叫尼古拉的男青年,由此开始了坎坷传奇的
人生。

  尼古拉是蒋经国的俄文名字。1925年,蒋经国来到苏联求学,后来受清洗托派分子的影响,他被发配到西伯利亚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工作。遭受冷遇的蒋经国从普通技工开始,一步步被提拔为副厂长,成为芬娜的上司。年轻貌美而又活泼开朗的芬娜很快吸引了他,但碍于身份及沉默寡言的个性,蒋经国一直未敢表达对芬娜的爱慕之情,他只好求助于自己的好友费德尔。费德尔是工厂的共青团主席,芬娜是共青团员,费德尔常以共青团主席的身份请芬娜到办公室,顺便制造蒋经国与芬娜见面的机会。这样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发展迅速。

  1935年,在贝尔格罗克市郊的一间工人宿舍,19岁的芬娜与25岁的尼古拉举行了热闹的婚礼。当时两人的结合对芬娜而言是异常艰难的,芬娜知道蒋家背景复杂,再加上蒋经国10余年的放逐生涯,更使她不敢奢望未来的日子,但是芬娜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她的尼古拉。

  由“芬娜”到“蒋方良”

  1937年国共合作,蒋经国得以从苏联返回中国,妻子芬娜和两个孩子爱伦(蒋孝文)与爱理(蒋孝章)随行。在老家浙江溪口,蒋经国与芬娜举行了中式婚礼。起初,蒋介石对这位身材高大、金发蓝眼、高鼻梁的儿媳妇还不习惯,直到相处两三个月后,他才发现这个儿媳妇性格温柔婉约,孝顺公婆,体贴丈夫,照顾孩子也十分周到,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妇女的标准,因而亲自为芬娜取名蒋方良,取方正贤良之意。共同生活中,芬娜从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身上,看到了传统中国女性的克勤克俭、隐忍宽厚的品格,这成为她今后在蒋家生活的做人标准。

  为了早日融入中国的生活,蒋方良开始穿旗袍、用筷子、说中国话,到后来她的宁波话甚至比蒋经国说得还地道。1938年,蒋经国开始在赣南任职,蒋方良也第一次介入政治,协助丈夫进行社会工作。为减轻当地妇女的生活负担,蒋经国办起了幼儿园、育儿院和慈善机构。蒋方良则担任育儿院的院长,并带头上街募捐。

  这段时期,由于蒋经国忙于工作,与蒋方良相处的时间很少,章亚若的出现为蒋家平添了波澜。当蒋方良知道丈夫与章亚若的“婚外情”后,很是伤心,还曾经闹到宋美龄面前,最终在宋的好言劝说下,蒋方良才算平静。抗日战争开始后第二年,蒋方良曾经独自返回苏联老家。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经国举家迁往上海,一家人团圆的时间才多起来。这个时期,蒋方良先后生下了次男蒋孝武和三男蒋孝勇。

  移居台湾 做贤妻良母

  1949年,由于时局的变化,蒋经国举家从上海迁往台湾。由于蒋经国当时尚未掌权,一家人过着平淡的快乐生活。蒋方良主持家务,她喜欢自己烧饭做菜,邻居们经常能看见蒋方良一个人骑自行车到菜市场买菜。1967年,他们一家搬到大直官邸,随着蒋经国政治地位高升,他对家人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对妻子和子女的行为管束也愈发严厉。蒋孝文、蒋孝武两兄弟平时会打架滋事,蒋经国对他们经常拳脚相加,有时甚至打折了棍棒。疼爱儿子的蒋方良只能好言相劝,甚至还会声泪俱下地对丈夫说:“别打了,你会把他们打死的。”

  蒋经国当上“行政院长”后,蒋方良的生活没有因为贵为院长夫人而有所改变。蒋方良平时喜好打麻将,有一天,蒋经国告诉她,不希望人家讲“院长夫人也打麻将”。就因为这一句话,蒋方良以后几乎没有上过牌桌。而打高尔夫球的爱好,也因为一次她乘坐新轿车去打球遭到蒋经国的指责,便放弃了。蒋方良住进大直官邸后公开露面的机会不外乎两个场合:一是蒋经国出访时,她到机场迎送,或在外宾来访时,迎送宾客、出席宴会;另一个则是每逢台湾大小选举,她和丈夫一起去投票。

  丧夫丧子接踵而至

  1988年1月13日,蒋方良的尼古拉,与她相濡以沫53年的丈夫蒋经国永远地离开了她。然而,这对命运多舛的蒋方良来说仅是噩梦的开始。次年4月14日,他们的孩子蒋孝文因鼻咽癌病逝,时年54岁。1991年7月1日,蒋方良再次遭受沉重打击,二儿子蒋孝武年仅47岁猝死。1996年12月22日,死神又带走了她的三儿子蒋孝勇,令蒋方良欲哭无泪。

  自从嫁给蒋经国,蒋方良就全身心地以丈夫和孩子为中心。当他们一个个离她而去时,蒋方良的痛苦大概只有自己体会得到。蒋方良的长媳蒋徐乃锦在回答外界询问蒋方良屡遭打击后的心境时,曾有过一段令人动容的解说:“她内心的痛苦到什么程度,需要你再长40岁才能明白。”

  人未走 茶已凉

  蒋方良的一生命运与蒋家的兴衰密不可分。由于蒋家已逐渐淡出台湾政坛,蒋方良所受的待遇也每况愈下。原本应有两部轿车和三辆保安用车,可现在台湾当局只配给蒋家一辆。年近九旬的蒋方良平日只能靠抚恤金度日,这使她连出门旅行都不宽裕,更别提回俄罗斯探望亲人。她身边的几位工作人员原本都到了退休年龄,就因为听到蒋方良说“家里已经没什么人了”,心存不忍,才留下来陪伴她。

  2004年1月,蒋方良向台湾当局提出迁葬请求,希望能将蒋氏父子的灵柩移到五指山军人公墓。台湾当局历时9个月展开评估和研究,“国防部”于10月29日举行招标评审会,结果只有三家厂商参加竞标,草草完成了招标会。了解这个招标案的人士认为,招标过程中有许多疑点。不但标案名称不明,完全看不出与两蒋墓园有关,而且三家竞标厂商仅有一家提出墓园设计图,另两家在竞标当天都未请建筑师出席。岛内媒体评论,两蒋墓园这样具有历史纪念性的建筑,招标过程如此仓促,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今年5月蒋方良寿辰时,国民党主席、亲民党主席、“立法院长”、台北市长等众多岛内朝野“重量级”人物纷纷前去为她祝寿。有趣的是,所有宾客都只能手持红色请柬才能入内,而没有收到请柬的陈水扁和吕秀莲则送来了花篮。

  在蒋方良的住宅内,摆有很多旧时蒋经国和她的照片,这位命运多舛的老人,只有在回忆过去中体味欢乐了。

  (编辑:羚萱)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