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人民公社成立前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4/15 14:23 大河报 | |
人民公社最早是怎么提出来的 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一书中说:“少奇同志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说:公社这个名字,我记得,在这里(郑州火车站),跟吴芝圃同志谈过。在广州开会(少奇同志去广州向毛主席汇报八大二次会议准备情况,时间可能是1958年4月底——薄注),在火车上,有我、恩来、定一(中央宣传部部长)、邓力群,我们四个人吹半耕半读,吹教育如何普 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发表了陈伯达写的《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的文章,提出“把合作社办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这篇文章开始透露了毛主席和刘少奇的一次谈话精神。 接着第4期《红旗》杂志又发表了陈伯达写的《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的文章,明确引证了毛主席的指示:“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交换)、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层单位。” 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 这时,即1958年6月底7月初,谭震林在郑州主持召开冀、鲁、豫、陕和北京市农业协作会议,他在会议的总结中,讲到了农业合作社的变革问题。他说:“像遂平县卫星社已经不是农业合作社,而是共产主义公社。”会后,他让信阳地委的同志到郑州汇报嵖岈山卫星农业社的情况(当时遂平县属信阳地区),并向他们讲了一番办“工、农、商、学、兵”公社的道理。 信阳的同志回去传达后,地委根据《红旗》杂志两篇文章透露的毛主席关于办大公社的指示和谭震林谈话的精神,进行了讨论和研究,认为合并后的大社,实际上已构成人民公社的雏形。由地委秘书长赵光带领工作组,首先在遂平县卫星集体农庄试点,在原21个农业社的基础上,又并入6个社,共27个农业社、9360户参加。7月初,正式建立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这样,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在河南诞生了。 嵖岈山人民公社建立后,7月中旬,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和《红旗》杂志常务编辑李友久、信阳地委书记路宪文专程到嵖岈山公社,和地委工作组一起,召开社队干部座谈会,并到各队调查,在总结群众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公社研究了一些规章制度,初步制定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章程(草稿)》。规定各农业社的一切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转为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分配实行工资制和口粮供给制相结合;总结了青年队集体吃食堂的好处,推广了公共食堂;同时成立了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缝纫组;公社设立了农业、林业、畜牧、工交、粮食、供销、卫生、武装保卫等若干部或委员会,下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继嵖岈山人民公社建立以后,信阳地区在小社并大社的基础上,在农村很快形成了走人民公社的道路、建立人民公社的舆论。到7月底,全区农村即实现了人民公社化。7月底至8月5日,由史向生主持,省委在嵖岈山公社召开了各地、市委农工部长会议,总结嵖岈山建立人民公社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毛泽东说:办人民公社好 8月4日、5日,毛主席视察了河北省的徐水、安国县的农村后,于5日晚11时,来到河南的新乡。6日下午,毛主席在吴芝圃等的陪同下,视察了新乡县七里营全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在公社大门前,毛主席仔细看着门口挂的“七里营人民公社”的牌子,他说:“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同日晚毛主席到达郑州。 7日凌晨,史向生在专列上向毛主席汇报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情况。当谈到嵖岈山公社试行简章时,毛主席聚精会神,边听边问,他说:“这是个好东西,给我!”他如获至宝,极为高兴。 省委负责同志汇报时,当谈到对大社没有用共产主义公社命名,而采用人民公社作名称时,毛主席说:“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包括工、农、商、学、兵,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他指出:“公社的特点是:一曰大,二曰公。” 8月9日,毛主席在山东历城县视察,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谭启龙等汇报,当提到历城县北园乡准备办大农场时,毛主席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毛主席视察三省和“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消息,很快在报上发表。大家看了无不欢欣鼓舞,精神大振。各地立即掀起了建立人民公社的高潮,不到一个月,河南全省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由原来的4.9万多个农业合作社,合并建成了1242个人民公社,每个公社平均8000户。 8月底,毛主席在北戴河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经过讨论,正式通过了《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要求各地在秋收前后,先把公社的架子搭起来。北戴河会议结束后,中央报刊相继发表了“迎接人民公社化的高潮”等社论。这样,把建立人民公社的运动很快推向高潮。 (摘自《探索与代价:1956~1966》,北京出版社出版,宋斌全/文) (编辑:雁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