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南方周末:百年前的校园歌曲(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21:17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百年前的校园歌曲(图)

  1927年出版的《歌曲集·中文名歌五十曲》,其中收录的主要是李叔同根据国外歌曲配词而作的学堂乐歌,封面设计为丰子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安得无数优美健全的歌曲,交付与无数素养丰足的音乐教师,使他传授给普天下无数天真烂漫的童男童女?假如能够这样,次代的世间一定比现在和平幸福得多。

  ———丰子恺

  谈起学堂乐歌,91岁高龄的钱仁康教授目光蒙目龙,仿佛遥望着自己远去的童年。

  “燕燕!燕燕!别来又一年。飞来!飞来!借与你两三椽。你旧巢门户零落不完全,快去衔土,快去衔草,修补趁晴天……”

  钱仁康先生说,早在学龄前,自己就跟母亲学会这首名为《燕燕》的学堂乐歌,心中由此埋下了音乐的种子。闲来思旧,钱仁康先生还曾写过一首怀念《燕燕》的小诗:“杨柳依依三月天/随母洗衣到河边/殷殷教我歌一曲/燕燕别来又一年”。

  因为对学堂乐歌的情感,钱仁康先生从1981年开始研究学堂乐歌,历经18年,到1999年写出《乐歌考源》100篇。又在2001年,87岁高龄时结集出版《学堂乐歌考源》一书,收录学堂乐歌392首。谈及工作的艰辛,钱仁康先生说:“最难的就是找出曲谱的出处。学堂乐歌的曲谱来源于欧美各国歌曲和器乐曲,然而当初并没有注明。追溯学堂乐歌词曲的来源,简直就像大海捞针一样。”

  男儿第一志气高

  所谓“学堂乐歌”,指的是清末民初的学校歌曲。其特点大致有选曲填词、文白兼用、以西洋模式为主的音乐风格。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痛败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奋起救国,鼓吹维新,倡言废科举,办新学。新学课程设置中,就音乐一题,梁启超认为:“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为社会之羞也”,“乐堂渐有发达之机,可谓我国教育界前途一庆幸”。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确定新兴学堂开设“乐歌”一科。1903年颁布的《重订学堂章程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规定》中,音乐又被列为必设课程之一。1909年,《修正初等小学课程》进一步规定,凡初等小学堂中必开设“乐歌”课,高等小学堂中需增设“乐歌”课。“学堂乐歌”被认为是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开端。

  清末的乐歌歌词,题材广泛,或号召民族觉醒,或宣传妇女解放;或倡言破除迷信,或勉励敬业乐群,对学生的品德培养有明显的正面作用。其中也夹杂着一些传统伦理和道德的内容,如《尊孔》、《演孔歌》、《忠君》、《五伦》等。有些学堂乐歌中也不乏大汉族主义思想,华夷之辨甚是鲜明。

  据钱仁康先生考证,我国的第一首学堂乐歌是始作于1902年的《男儿第一志气高》,这首歌也是“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先生留学东京时的处女作。

  相对于古文,《男儿第一志气高》(原名《体操》)的歌词通俗亲切,便于理解: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兵官拿着指挥刀,小兵放枪炮。龙旗一面飘飘,铜鼓咚咚咚咚敲。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到身体好。将来打仗立功劳,男儿志气高。

  1904年,沈心工把此歌收入自己所编的《学校唱歌集》,出版后,此歌不胫而走,家喻户晓。1906年,李叔同在《昨非小录》一文中描摹了《男儿第一志气高》的流行盛况:“学唱歌者音阶半通,即高唱《男儿第一志气高》之歌;学风琴者手法未谙,即手挥‘5566553’之曲。”

  有观点认为,1912年,“学堂”已更名为“学校”;1922年,“乐歌”又改称“音乐”,所以严格意义上的学堂乐歌应该截止于20年代甚至更早。而钱仁康先生认为,尽可不必拘泥于“学堂”和“乐歌”二词,不妨将其时限扩大到30年代。

  两只老虎除军阀

  乐歌的诗歌语言,虽然文白兼有,但总的趋势是通俗直白。1906年,陈懋志在沈心工编写的《学校唱歌》的序言中说:“学校歌词不难于协雅,而难于谐俗”,并赞扬沈心工等人创作的歌词“质直如话,而又神味隽永”。钱仁康先生认为,追溯中国白话诗之起源,不能避开学堂乐歌。

  而在曲调方面,学堂乐歌堪称“拿来主义”的典型。早期的学堂乐歌,基本上以选曲填词为主。也就是说,曲调是现成的,别人的;而歌词才是自己的。这点很与我国古代词人按固定曲牌反复填词颇为相似。

  以沈心工为例,他在1904-1907年所做的学堂乐歌三集,绝大部分是日本歌调的填词歌曲。辛亥革命后,沈心工在《重编学校唱歌集》中说:“以日本曲之音节一推一板,虽然动听,终不脱小家气派,若西洋曲之音节,则浑融浏亮者多,甚或挺接硬转,别有一种高尚之风也。”这样,法、德、英、美的歌调开始大量被介绍到中国,并被填上了中国的歌词。如沈心工的几首歌,《勉学》来源于美国艺人歌曲《罗萨·李》,《拉纤行》来源于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话别》来源于法国民歌《一个半小时的游戏》等等。

  由于学堂乐歌深入人心,所以其曲调也常被革命力量使用,重新填词。欧洲儿歌《两只老虎》的曲调,被填词为《国民革命军军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红军也曾利用一首早期学堂乐歌《中国男儿》的曲调填词,创作了《工农兵联合起来》一歌,而考察《中国男儿》的曲调来源,则钱仁康先生会告诉你,该曲调来源于日本校园歌曲《学生宿舍的旧吊桶》。

  渐渐地,中国民族曲调也开始被学堂乐歌“拿来”。比如《茉莉花》,曾被填词为《飞艇》、《红梅》。沈心工还曾根据《茉莉花》作了一首有曲无词的进行曲,后来这首进行曲也被拿来填词,先后出现了《蝶与燕》、《剪辫》、《上课》、《退课》等四首歌曲。

  根据《茉莉花》的变体进行曲填词的学堂乐歌,影响远出学堂之外,被社会广泛接受,比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劳动童子军歌》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冲锋号》,也都是同一曲调的填词歌曲。

  此外,《采茶歌》、《算盘子》、《凤阳花鼓》等传统曲调也都进入了学堂乐歌的涉猎范围。江泽民同志曾演唱过的《夕会歌》,其曲调就取材于清乾隆年间成形的民间乐曲《老六板》(又名《老八板》)。

  1932年,丰子恺先生在《儿童与音乐》一文中描写了自己儿时学唱《勉学歌》时的情境:“……先生费了半个小时来和我们解说歌词的意义。慷慨激昂地说,中国政治何等腐败,人民何等愚弱,他们倘不再努力用劲,不久中国一定要同黑奴红种一样。先生讲时,声色俱厉,眼睛里几乎掉下泪来。我听了十分感动,方知道自己何等不幸,生在这样危殆的祖国里。我唱到‘亚东大陆将沉没’一句,惊心跳胆,觉得脚底下这块土地真个要沉下去似的。所以我现在每逢唱到这歌,无论在何等逸乐,何等放荡,何等昏迷,何等冥顽的时候,也会警惕起来,振作起来,体验到儿时的纯正热烈的爱国的心情。”

  长亭外,古道边

  1992年11月16日,学堂乐歌《黄河》被评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第一首歌。

  “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古来圣贤,生此河干。独立堤上,心思旷然。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烟。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乌梁海,策马乌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君作铙吹,观我凯旋。”

  此歌的歌词作者杨度留日出身,终生为救国亡命奔走,闲下来则喜欢模仿白衣卿相,经常吃花酒,逛窑子。他曾把黄兴介绍给孙中山,促成孙黄合作,也曾力捧袁世凯称帝,获赠袁氏“旷代逸才”匾额一枚,后为杜月笙门下“清客”,192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04年,杨度创作《黄河》歌词,署名杨皙之。第二年沈心工谱曲。

  我国1930年代重要作曲家、歌曲《九·一八》的作者黄自曾说:“我最爱《黄河》一首,这个调子非常的雄沉慷慨,恰切歌词的精神。国人自制学校唱歌有此气魄,实不多见。”茅盾在《我的学生时代》一文中说:“少年时,对于音乐,我是喜欢的,音乐用的是沈心工编的课本,其中有一首《黄河》……曲调悲壮,我很喜欢。”直到晚年,茅盾还能诵唱此歌。

  据钱仁康先生考证,当时为《黄河》谱曲者不止沈心工一人。曾志?早在1904年4月,杨度的歌词问世不久,就在自己编著的《教育唱歌集》中刊出了自己作曲的《黄河》。然而其曲调平铺直叙,气势不足,很难与沈心工作曲的《黄河》相匹敌。

  曾志?是沈心工之外,另一位对学堂乐歌作出了巨大贡献的音乐家。他于1901年赴日留学,起初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1903年,在学习法律的同时,他又进入东京音乐学校学习西洋音乐。沈心工在东京组织的“音乐讲习会”,曾志?也是最积极的参加者。他曾提出过学堂乐歌的创作原则:“以最浅之文学,存以深意,发为文章。与其文也宁俗,与其曲也宁直,与其填砌也宁自然,与其高古也宁流利。辞欲严而义欲正,气欲旺而神欲流,语欲短而心欲长,品欲高而行欲洁。”

  比《黄河》更脍炙人口的,当属李叔同(弘一法师)填词的《送别》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此歌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奥德威是“奥德威艺人团”的领导人,曾写过不少艺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于1914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郦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截止到出家那年,李叔同共作学堂乐歌五十余首。

  吟唱《送别》,体味李叔同的命运,远去的学堂乐歌就再次鲜活起来。丰子恺70多年前文字中的愿望,如今也算是有了着落吧:“……我惊叹音乐与儿童关系之大。大人们弄音乐,不过一时鉴赏音乐的美,好像唱一杯美酒,以求一时的陶醉。儿童的唱歌,则全心没入于其中,而终身服膺勿失。我想,安得无数优美健全的歌曲,交付与无数素养丰足的音乐教师,使他传授给普天下无数天真烂漫的童男童女?假如能够这样,次代的世间一定比现在和平幸福得多。因为音乐能永远保住人的童心。而和平之神与幸福之神,只降临于天真烂漫的童心所存在的世间。失了童心的世间,诈伪险恶的社会里,和平之神与幸福之神连影踪也不会留存的。”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