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被迫延长寒假但愿只是偶然事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02:20 新京报 | ||
这个冬天山东天气冷,降雪多,有点意外,加上长清校区新建不久,但愿这只是一次偶然事件。但是,为什么这些问题都出在新校区?为什么各校都遇到同样的困难? 葛剑雄 《新京报》近日报道,在山东长清的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交通大学、山东轻工业学
但我担心的却是,看来这不是偶然的。为什么这些问题都出在新校区?为什么各校都遇到同样的困难?这几年,各地建大学新区或者大学城的速度和规模,不仅在中国是空前的,就在世界上大概也罕有其匹。 几乎没有哪一个省级城市没有一两个甚至多个新校区或大学城的,连省会以下的中等城市,往往也有范围很大的大学新区。而且不建则已,建则必有数千上万亩。有的地方一个尚未建完,规模更大的第二个又开工了。一项尚未创造出来的全国、亚洲或世界纪录,可能已经被其他地方的新规划所取代了。当然高校的办学条件是大大改善了。但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一是急于求成。限时限刻要建成,规划还没有做完就动工,房还没有盖好就招生,服务设施尚未配套就使用。正常的程序、渠道、时间满足不了需要,只能通过特殊办法,或花高价来完成这类非完成不可的任务。例如,靠领导批示突破正常办事手续,或获得特别优惠,违反施工程序赶进度,用临时线路或渠道解决供电、水、煤、气和交通运输。像长清新校区的供气矛盾显然与此有关。 二是贪大求新、求洋、求高、求全,甚至求豪华、奢侈。一些新校区或大学城的设施和规模不仅超出了实际需要,也超出了国情的许可,甚至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全封闭、中央空调、高速电梯、全监控、智能化、大草坪、大喷泉等设备和系统普遍运用,根本不考虑日常维持费用的来源,结果是建得起,用不起,养不好,不少新设施成了摆设,一些新建筑长期闲置不用,预征或多征的地成了一片荒芜。随着能源紧张的加剧和价格的上涨,这方面的矛盾只会更加尖锐。 三是舍近求远,舍廉求贵。在老校区并不饱和的情况下,一味建新校区。规划新校区时只图大,不计是否方便,结果仅交通费一项每年就得花几千万,教师往返奔波,学生下课后见不到老师,师生怨声载道。世界上多数大学城依托一座中小城市,以便充分利用现成的公共设施,节约办学成本,并实现大学与当地的互利互动。而我们的大学城却都爱在田野中平地而起,划地为城,既增加了建设和办学成本,又发挥不了大学城的功能。 四是寅吃卯粮,财源无着。新区与大学城的建设无不依靠银行贷款,但如何归还本息却毫无把握。有的本来就寄希望于到时赖账,或者由政府追加拨款。有的是打扩大招生、提高学费的如意算盘。现在学费不能涨了,扩招也未必能如愿,还款计划落了空。还有的学校是通过挪用教学经费、助学金、教师工资等办法“集资”的,没有新的财源,如何补这漏洞? 一些同学和家长认为,现在学费那么高,是不是让学校领导贪污了,或者给教师分了?的确,高校中存在贪污腐败现象,特别是在建新区的过程中,湖北省高校中挖出的一些罪犯分子就是例子。有些学校教师的一部分津贴,也的确来自扩招或计划外招生的收入。但即使完全没有这些贪污腐败行为,上面这些弊病不解决,学校付不起取暖费的事还会出现,并且会越来越多。 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希望各高校亡羊补牢,以这一事件为鉴,尽量避免或减少类似事件。 作者: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