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民航听证 六折成了“计划价”(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16日13:58 人民网 | ||||||
在民航听证会会场,记者发现消费者和航空公司代表相对而坐。与经营者和消费者席位相对的会场一样,在会上,双方在机票价格尤其是基准价的确定以及机票价格浮动幅度的问题上产生了明显的分歧。 原定于4月下旬召开的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由于非典原因推迟了将近3个月,然而这在客观上却给了代表们更充裕的时间来对这个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所以今天的听证会,大家都是有备而来,并且一开始就涉及了机票价格改革中大家最为关注的浮动幅度问题。 “改革方案中上浮价和下浮价的确定既不够合理也不够客观。” 在北京市工商局首都机场分局工作的任穗英是第一个发言的消费者代表,他首先对改革方案中规定的票价浮动的下限为40%,也就是最低可以打六折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是更低的水平。 “最低下浮价可以超过50%。也就是说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确定机票打折下限可以是基准价的五折或五折以上。” 而来自广东的消费者代表周群则进一步对40%的浮动下限进行了分析:“改革方案中,基准价的浮动下限已预留了航空运输企业的利润空间。政府在制定指导价时就预留航空运输企业的利润。这不能有效刺激航空运输企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能有效建立航空运输企业全行业的竞争机制,不符合市场竞争的规则,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对于消费者代表提出的票价最低六折还不够的意见,作为经营者代表,深圳航空公司的轩余恩从航空运输企业目前所处的运营环境的角度发表了意见。“坦率地讲,在目前的运营环境下,受飞机引进航空管制、航线审批等多方面的制约以及运输成本构成中绝大部分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航空公司目前只能属于微利运转,把降低票价全部希望寄托在运输企业身上,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虽然在机票价格的具体问题上,经营者与消费者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但对于这次民航价格改革方案的原则和目标,大家都是认可的。那就是规范目前相对比较混乱的机票价格体系,建立一个由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有限浮动并能够体现消费者权益的航空运输价格体制。 飞机票价几何 民航价格听证会上存在的这些争论焦点,也都是目前国内航空市场的热点。特别在机票价格战此起彼伏,打折机票漫天飞的现在。那么,价格改革方案提出的限制幅度还有没有实际意义?价格听证会能否终结航空市场的价格战? 在本次价格听证会上,民航国内客运价格成为所有代表争论的核心。按照今天民航价格听证会公布的《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航空运输企业在境内、外销售国内航线客票时,将以平均每人每公里0.75元作为国内各航线基准价,在此基础上,机票价格最高上浮25%,最低下浮40%。以北京到上海为例,北京到上海距离1178公里,按照调整的方案,未来北京到上海的机票基准价是每人每公里为0.75元乘以1178公里等于900元/人,据此航空公司上浮25%后的最高价为1100元左右,最低下浮40%后的价格为500元左右。而记者在暗访中发现,事实上目前市场的机票价格浮动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范围。 记者来到航空公司售票点最为齐全的北京西单民航营业大厦,在这里,记者发现,买机票打5折、4折甚至更低的折扣已经司空见惯。 民航大厦售票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点25分去海口,南方(航空公司)可以打 5折。 云南航空公司售票处工作人员则介绍,去云南(昆明)最低折扣是4折。 按照这两家售票处给出的折扣,记者算了一下,从北京飞海口1000元就够了,飞昆明650元就够了,然而这还不是最低的折扣,采访中,记者发现,从北京飞往上海的价格竟然可以打到3折甚至2折。 东方航空公司售票处工作人员:“7月12日的19点的机票,300(元) 最低折, 去虹桥。13点是200(元),是浦东。” 从北京飞上海原价是1000元,按照东航现在给出的这个折扣计算,从北京飞上海竟然比坐火车还便宜,因为做火车到上海,特快硬卧的价格还要317元钱。而在首都国际机场,记者竟然还碰到了一位买到1折机票的老人,她告诉记者,正常的北京往返海南的机票价格要4000元整。而事实上,这位老人只花费了400元钱。记者也计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今天民航价格听证会上所提出的,最高下限不低于40%,也就是6折计算,这位老人往返海南最低也要花费2400元,难怪这位老人再三对记者说,她花了400元往返海南太值了。“当时有点不相信,太便宜了,哪有打一折的飞机票,谁信呢。” 买机票,打一折,这是海南航空的惊人举措,虽然它限定了特定的人群:只允许海航的常旅客、公安干警、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老年人、医务人员和新闻记者购买;限定了特定的时间:只在6月25日到7月15日这个时间段内实施;限定了特定的人数:总数不得超过800人。但是它却将目前各航空公司机票的折扣打到了极致。 乘客表示:“从来没有过这么好的事。”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北京买机票,折不仅打得很低,而且就同一个航线来讲,折扣也不一样:在北京飞上海的这条航线上,上航和东航的价格就不一样,在东航,散客可以拿到3折甚至2折的机票,而在上航最低却是4折。 上海航空公司售票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上海最便宜的是400(元),有的地方比如(东航)那边可以卖300(元)。 除此之外,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即使是对于同一家航空公司的同一个航班,乘客拿到的折扣竟然也不一样,暗访中,国航售票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海口,他们最低可以打5折,然而在民航大厦外面,两个北京飞机票贩子却告诉记者,他们可以搞到4折票,如果是往返,还可以再低。“国有单位不像咱们政策活,能挣点就走。” 北京的情况如此,那其他地方的情形又是如何呢?记者于是又乘飞机赶往海口,在海航的这趟班机上,记者发现:我们同排的三个人,买的飞机票竟然三人三个价:他买的是3.5折,记者买的是4折,而这位小伙子买的则是5折。看到自己比别人多花了300元钱,小伙子有点愤愤不平。“同样是接受同样的服务、同样的班机,(为什么)别人的票价要比我的便宜一些,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来到海口,记者发现,这里的机票打折现象和北京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记者居住的酒店里,一位前台小姐就告诉记者,如果去北京,她可以给记者买到4折,而在海南民航局售票处,一位小姐对记者说他们可以只收680元钱,相当于3.4折。“还有9张。”那除此之外是否还能买到更低折扣的票呢?从这家售票处出来,记者马上就被一大群倒飞机票的人包围了,记者数了数,不下20人,他们一边向记者手里塞着这些花花绿绿的机票打折小广告,一边告诉记者,如果从他们手里买票,从海口飞北京,700元左右就能搞定。而其中一个人给出的价格则更低。“北京630(元)早班机,早上9点零5分,你要吗?要的话马上就可以出票,630(元),南方(航空公司)的。” 当记者问这个人为什么能搞到这么便宜的票时,他说关键在于他信息灵通,现在各航空公司都在打折,谁家给的折扣低他就出那家公司的票,加之他又是从旅行社出票,散客一多,就可以组团,也就可以拿到比公开打折的机票更便宜的票。记者看了看手中的这些打折小广告,果不其然,上面大都印着某某旅行社的字样。机票价格也从3折到6折不等。 记者:“你们比(售票处)电脑联网的便宜还是贵呢?” 票贩子:“肯定比那个便宜了,这个绝对的呀!” 机票打折这么低,航空公司难道就不怕亏本吗?记者想就此事采访在各航空公司中率先推出一折机票的海南航空公司,不想却被他们拒绝了。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咱们现在打折,打得也挺厉害。” 记者:“为什么打这么厉害呢?” “这个我很抱歉,没办法回答你。” 在电话中,这位工作人员还否认了海航机票打6折以下的说法:“在海航的话,如果像这种明折明扣的票,就是散客的票一般都是在6折以上。” 然而就在他们海航大厦的海南航空售票中心,记者发现,他们卖的散客票有的不仅低于6折,而且最低有的还低到了3.2折。“晚上7点(去北京)的,640(元)。” 记者最后决定乘中午12点半的飞机回北京,海航给出的价格是900元,4.5折。 记者:“4.5折的,还有几张票?” “现在还剩8张。” 在飞回北京的途中,记者乘坐的这趟海航班机,按照惯例举行了一次空中机票拍卖活动,从海口到北京,最后拍卖成交价:800元,刚够4折。 采访中,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非典的阴影刚刚散去之后,各航空公司为急于摆脱市场低迷的状况,纷纷靠各种优惠措施来吸引更多的游客,这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要避免由此而带来的恶性价格竞争,低于成本的恶性价格竞争对于目前还不很强大的中国民航业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最低折扣为何是6折 5折、4折、3折、2折甚至1折,这些便宜的让人难以置信的机票,已经大大突破了运价改革方案中规定最多打6折的底线。毋庸置疑,出现这种低价打折票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既然市场已经如此,民航有关部门为什么还要坚持6折,而不是7折或者5折、4折呢?来自中国民航学院的李晓津是参加今天听证会的两位专家学者代表之一。 李晓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次听证会的拟定民航客运基准价是0.75元每人每公里,如果按照40%的下浮幅度,也就是打6折的话,相当于0.45元每人每公里,而2001年中国民航全行业的平均票价成本是每人每公里0.42元,也就是说6折是民航企业客运的盈亏点。折扣再低就会低于成本,可能导致全行业的恶性价格竞争。但是作为广东省的消费者代表周群,却对6折这个盈亏点提出了质疑,周群认为,6折是按照听证会所给出的民航客运基准价每人每公里0.75元计算的来的,并不见得合理。 消费者代表:民航成本是本糊涂账 像周群一样,来自北京的消费者代表任穗英也认为,0.75元的国内航线基准价偏高,这等于人为提高了机票的价格,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为此,他还进行了长达三个月调查和计算,那么,他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1997年以来,国内航线一直执行平均每人每公里0.75元的基准价,今天召开的民航价格听证会仍然将0.75元每人每公里拟定为民航客运的基准价,来自北京的消费者任穗英却直接提出,合理基准价应该确定在每人每公里0.65元或0.65元以下。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会前,记者跟拍了他调查的过程。 任穗英是北京市工商局首都机场分局的局长,作为消费者中的公务员代表,2003年4月10日被中国消费者协会以摇号的方式确定为本次听证会的北京消费者代表。这次民航价格听证会很重要的任务,是确定国内民航客运的基准价格,而确定基准价格的依据是民航的客运成本,因此从4月份开始,调查民航的运行成本,了解民航的内部收费规定,就成了任穗英的工作之余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7月12日,记者再次见到任穗英时,他正在修改听证会上的发言稿。他告诉记者,他自己就写了三稿。而且为了写这短短十分钟的发言稿,3个多月里他走访了不少机构,召集民航运输企业座谈,就组织过4、5次。尽管如此,民航现行的运行成本到底是多少,至今他还是一头雾水的。“作为消费者,大家认为机票就降低还有的是价位空间,你可以往下降。很简单,为什么不好说了。” 记者:“你现在就是要找这个为什么?” “对。一定要找到为什么这个点,既不能让它(航空公司)倒闭,消费者又觉得合理, 中间一定有个度。” 民航客运票价的制定依据的是基准价格,即:平均每人每公里的价格。这一价格的确定可以说,直接决定未来飞机票价的多少。在《民航国内航空运价改革方案》里,国内各航线的基准价拟定为0.75元平均每人每公里。任穗英经过认真的研究后认为,0.75元每人每公里的基准价格制定得并不合理。“肯定是高了,还可以低。” 任穗英的理由是:票价成本(亦称客公里平均水平)=座公里平均成本/客座率*(1+成本利用率)/(1-民航基金)/(1-营业税及附加3.3%)。对于公式中成本利用率和民航基金这两个参数,任穗英认为计算方法和征收比例都是非常不合理的。“基准价的计算公式里含有这一些参数,这些参数本身的不合理就导致了基准价的不合理。我感觉,要剔除这些不合理的参数。如果剔除掉了,基础价就可以降低,我算下来的成本就是0.6元,所以我定的是0.65或0.65以下,应该起码可以降0.1元。” 按照规定,机票的价格=基准价格*里程。以北京到上海为例,里程1178公里以基准价0.75元计算的票价约为900元,而按0.65元计算,票价不到为770元,单程票价就相差130元。看来基准价格制定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利益。为了求证其中的几个数字,在听证会召开的前一天,任穗英特意请了几个航空公司驻机场的负责人,进行探讨。 “到底是这四个公式中的哪个,利润永远不会大于成本吧?” “就是利润除以成本,怎么能成负数呢?” “比如说去年或今年,你不可能连毛利都是负的呀?” 虽然请来了四家航空公司,可没有一家能解释清楚任穗英的疑问。最令任穗英最不好理解是,苦苦研读了近3个月,一本280页的《民航运价的改革方案》今天依然是迷雾重重,民航运价像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恐怕只有写书的人能搞明白。于是,任穗英带着民航运价成本的这笔糊涂账来到了今天的价格听证会上。 任穗英认为民航运营成本是本糊涂账,几家航空公司的代表也表示,他们也算不清楚这本账,我们的记者今天也分别与一些国内航空公司取得了联系,他们均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了我们的采访。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航空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是导致基准价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国内航空器材、航空油料市场没有放开,价格普遍高于国际水平的情况下,单纯要求航空运输企业降低成本还有很多障碍。 连线香港国泰航空公司 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机票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它们也要召开类似的价格听证会吗?记者联系了香港国泰航空公司香港和内地销售部总经理程领一。 记者:“通常情况下,香港各航空公司客运价格是怎么制定的?” 程领一:“(机票价格)制定方面就是看航空公司自由的来根据市场的需求供应量,然后我们准备预估的市场来调整,让市场来发挥它的作用,航空公司自己来拟定价格。” 记者:“那么你的意思是,机票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 程领一:“完全是由市场来决定的。” 记者:“那么特区政府参与机票价格的制定吗?” 程领一:“当然它不参与,所有都是由市场决定的。” 记者:“那么香港各航空公司在制定机票价格的时候,它们需要举行这种价格听证会吗?” 程领一:“不需要的。因为所有都是由市场发挥力量,我们自己航空公司来拟定价格,完全不需要跟任何部门来举行任何会议,不需要的。” 记者:“那么据你了解,香港的各航空公司在机票打折方面有没有上限和下限的限制?” 程领一:“香港的机票是这样的,我们现在香港航线大部分都是国际航线,那么这些都是由航空公司向香港的有关部门——民航署去申请。这个票价也按照不同的航空的协定,按票价发售,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上限。所谓的下限基本上是没有的,是按照市场的规律来拟定的。” 记者:“那么这种打折它会达到多少?” 程领一:“下限打折方面就看市场的情况。举个例子,在非典的后期有些市民希望出去旅游的时候,可那时需求还很低,打折可能打到50%或者60%以上都有。” 连线:中央电视台驻法国记者李宾 那么,在航空业同样高度发达的欧洲,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记者同时还采访了我台驻法国记者李宾。 李宾:“据一家长期从事机票业务的旅行社介绍,目前在法国机票价格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公开价格、协议价格和包机价格。具体来说,公开价格就是各大航空公司根据它们的运营成本以及利润的需要所制定的对外公开的价格。如果旅游者一般在向航空公司直接订票或者购票的话,他们所得到的往往就是这个公开价格。协议价格就是各大航空公司给旅行社或者是一些经营机票业务的代理商所提供的价格。这个价格往往要低于公开价格,优惠的幅度一般是在25%左右。包机价格往往会比固定航班的机票价格要便宜一些,而且旅客在向旅行社订票的时候,旅行社也往往会主动地向旅客提供有关这方面的情况。除了这三种价格以外,机票的价格往往还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你提前订票的时间比较长的话,价格会便宜一些。另外,如果你是预计在目的地要度一个周末,那么价格也会便宜许多。因为在外地度周末在欧洲往往会被认为是一种旅游的行为,各大航空公司是鼓励人们去外地旅游的。因此周末机票的价格往往会比平常的价格要便宜许多。” 记者:“那么这种机票打折的幅度是完全由航空公司根据市场来确定呢,还是政府对它有所规定?” 李宾:“在法国绝大多数情况下,政府是不会干预航空公司制定机票价格的。因为他们往往是根据市场的竞争来决定价格的高低。当然政府也可以向航空公司或者向一些机构比如说法国的全国旅行社联合会来提出他们的意见,供他们参考。但是一般情况下,政府不会强制性地来硬性规定机票的价格。” 记者:“那么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是如何构成的呢?” 李宾:“关于运营成本的问题,这对于许多航空公司来说都是不愿意向外界透露的。据法航的一位官员介绍,运营成本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类——直接成本和全部成本。直接成本,顾名思义就是飞机在运营过程中所直接消耗的一些成本,比如说消耗的燃油、飞机的折旧等等。全部成本还包括人员的工资、飞机的定期维修等等这些因素。” 专访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教授周汉华 充分市场化,给欧洲的飞机乘客带去了不少便利和实惠。而在美国,由于实行多舱位制,消费者可以根据定票渠道、定票时间不同可以拿到不同折扣的机票。国际航空市场的事实证明,民航服务产品的价格制定也应该和其他产品价格制定一样,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次民航价格听证会的实际意义在那里?今天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航价格听证会直播节目的评论员的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教授周汉华也同样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记者:“周先生,今天这个价格听证会票价的浮动范围是由主管部门规定了上下限。那么有很多人认为是主管部门划了一个圈,让大家在圈里跳舞。你关注了听证会全过程,你认为是这样吗?” 周汉华:“对。从某种程度上说,实际上今天的听证会代表也指出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是市场定价了。比如说,非典以后打到3折4折甚至更低的折扣,都已经是有可能的了,国际上就更是这样了。这种情况下确定一个基准价,然后再确定一个上下浮动的范围,实际上是把现在某些已经市场定价的一些做法又逐渐恢复到了一个某种形式的政府价格管制。” 记者:“在我们采访当中,有部分代表也认为干脆取消这个圈,让市场来决定机票价格。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够做?” 周汉华:“我觉得就管理部门来说,它可能会有一些考虑。比如说在材料里提到的为了防止恶性竞争、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如果说原来民航总局既是管理者,又是承担着保值增值任务的所有者的话,那么现在实际上保值增值的任务实际上由国资管理系统来完成。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再讨论民航问题的时候,更多的应该考虑的是监管制度如何完善的问题。我想保值增值的问题,不应该在这样的环境下来讨论。” 记者:“事实上,我们知道现在国内不少航空公司已经在根据市场来调整机票的价格了。那么假如说6折是盈亏点的话,为什么很多航空公司会低于6折售票干这种赔本的买卖?” 周汉华:“所以这个里面就有一个所谓真实的成本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基准价的测算一个是根据1997年的水平,再一个是根据各个航空公司所报上来的成本的总和进行计算。实际上,我们所测算出来的社会平均成本和每一个企业的实际成本之间显然是有一定的空间的。这就是为什么企业能在6折以下打折,而且还能够‘常亏不倒’的原因。因为它真实的成本实际上是要大大低于我们所公布的基准价。” 记者:“那么你的意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今天召开这个听证会的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 周汉华:“我对于这次听证会到底存在有多少实质意义,能不能从根本上来修改或者改变这个价格改革方案我是抱怀疑态度。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从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监管制度、完善我们的反垄断制度这个角度来入手,而是反倒从价格管制上入手。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做法,不但是没有真正解决这种恶性竞争的问题,实际上也丧失了一种建立一种现代的民航价格的形成机制的机会。” 一统就死、一放就乱,10年了,机票价格拉锯战就是这样反反复复。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怪圈,机票价格怎么也绕不出去。 三大航空集团已经成立,竞争的新局面已经在逐渐建立,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跳出价格圈外,寻找问题的其他症结? 《经济半小时》记者:卫东 李卫兵 张志禹 罗垠 卢小波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李欣玉)
订阅新浪新闻冲浪 足不出户随时了解最新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