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两会北京 谁为小区配套鼓与呼(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02:15 北京娱乐信报 | ||
“太不方便了!” 每天早晨,家住东城区交道口土儿胡同8号楼的李大妈如果想在小区的健身器材上玩上一会儿,不但要早起,还要排队。整个小区三十多幢居民楼,几百户人家,放置健身器材的地儿不过两三处,早晨时分哪个都是人满为患。 时任市人大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委员的蓝天柱当然了解这种情况。2004年,他专门就此问题向市12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了“关于居住区应配套体育设施”的议案。 其实,“太不方便了!”这样的抱怨几乎每个小区都有。缺少的不仅仅是健身设施,还有小区不通邮、没幼儿园、小学甚至社区医院……一系列配套设施的不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去年的人代会上,一共有85名人大代表提出了与新建、改建居住区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问题有关的议案5份。 老人有个遛弯的地儿 孩子有个踢球的地儿 谈到提出议案的初衷,蓝天柱并没正面回答记者,代之的是短暂的沉默,沉默后是一连串的反问。 “现在的小区里,楼房越来越密集,有多少地方能够提供给老百姓活动活动呢?” “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回家做完作业后,下楼连踢球的场地都没有,怎么让他们能够正常成长呢?” “社区中除了老人和孩子,上班族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忙碌一天后,饭后散步也没地方可去,他们怎么想?” …… 也正是这许许多多老百姓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方方面面汇集到蓝天柱这里,成了这个议案的最初来源。 在此之前,蓝天柱所在的市人大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曾经因为要为《体育场所管理条例》的起草做准备,为此,代表们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区、县,发现大多数小区都没有配套的体育场所,现状非常不容乐观。 “现在很多新建、改建的小区,很少考虑到方方面面人群的需要,而小区格局一旦形成,也许很多年都改变不了。”蓝天柱认为理想的状态是,小区有多大面积、多少人口,就要有相应的体育场。这与小区中的体育器材的概念不同,每个具规模的小区,应该至少球场和器材兼备,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要。“人们的居住条件改善后,对于配套设施肯定会有更高的要求。” 他在议案中特别提出意见,市规划行政部门会同建设、体育等有关部门与区县相应部门配合,立即对居住区配套体育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摸底,提出解决办法。 起初 “并没得到足够重视” “很遗憾,最开始议案提出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大半年,蓝天柱仍然清楚地记得:几个部门最初做出了一份报告,但是里面连具体数字、整体的背景材料都没有。这份报告受到了代表们的尖锐质疑。 好在随后市长办公会将此问题提到会上,体育、教育、纪委、规划等部门同时参会。在这次的市长办公会上,有关部门被要求先要摸清底数;同时由规划部门牵头联合几个部门负责工作的落实,从而有了组织保障;在实施过程中,要分年度制定计划,按计划实施。为了监督议案的办理,市人大常委会还向市政府送达了审议意见书。 对于议案目前的办理情况,蓝天柱表示正在期待规划等部门的具体落实,相信有关部门正在对小区相关配套设施进行改进。 政府 出面定下解决时间表 2004年7月29日。 “小区配套设施要落实到地块”、“5个居住区明年配齐学校”……当日,对居民区的配套设施问题的关注占据了京城媒体的重要版面和时段。 就在前一天,市第12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针对85名人大代表提出的“新建、改建居住区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问题”议案,副市长刘志华专门作出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刘志华的这份报告用了足足14页的篇幅,直言当前北京的居住配套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八项具体措施。 这一天,对于蓝天柱来说也已经期待很久。他欣喜地告诉记者,市政府还为解决问题列出了一张“时间表”。这份时间表不仅让代表们感受到了政府解决问题的诚意,也让土儿胡同8号楼的李大妈和她的邻居们开始向往不用为晨练去排队的日子。 实施 五社区孩子今秋上学不出社区 记者在副市长刘志华的报告中看到了这张“时间表”: 今年9月1日就能开学的社区小学名单中,朝阳区芍药居、崇文区永铁苑小区均在其中;今年年底以前,朝阳区华威北里小区、昌平区天通苑小区,都将拥有社区自己的小学、中学。 ——教育设施建设被理所当然地排在首位。“教育问题是大多数人最为关心的问题。”蓝天柱说,“目前北京对教育把得比较严,也比较有成效。” ——排在教育之后的是邮政和体育设施问题。在未来的2至3年内,海淀区恩济庄、世纪城,石景山区金顶街,东城区和平里以及宣武区骡马市5处邮政支局即将完成。 尽管小区配套的体育设施没有达到蓝天柱的设想,但至少“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作为引导资金,支持东城区启动奥林匹克示范社区的建设”被列入去年市政府的“56件实事”。更让蓝天柱们欣喜的是,对老百姓不满意的其他配套设施,如绿地、停车、公共厕所、信报箱等问题,政府也已经给予高度关注,刘志华表示“也要认真研究,以促进具体的改进措施”。 措施 利用法规约束配套设施建设 就像蓝天柱一直期待的一样:政府对居住区配套设施的行动也开始从一事一议,走向利用法规的强制约束。如果不出意外,到今年年底前,《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办法》将以政府规章形式发布施行。 其实就在去年底,政府已经开始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调查的基础上,2005年上半年,结合正在开展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政府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将编制完成全市教育、邮政、体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各项居住区配套设施布局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规划部门要通过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将居住区配套设施用地进一步细化,落实到地块。 在这个即将出台的办法中,将明确市、区(县)两级政府在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工作中的领导责任;明确规划、土地、建设、教育、卫生、文化、邮政、民政等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职责权限以及各相关部门职责的衔接机制;同时,还要明确产权单位、社区等基层单位和组织的管理责任,明确各类配套设施的接收单位,使用、管理部门和产权归属,保证各项配套设施建设的顺利实施。 新规章在制定的过程中,旧法规也要修改。今年上半年,有关部门还将修改完善《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超前研究并增加相应配套设施的指标。 承诺 配套设施情况向社会公示 土儿胡同8号楼的李大妈很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在小区的“公示牌”上看到不用排队晨练的好消息。她在去年7月份看到报纸上说: “凡开发建设的居住区,其开发单位都必须在销售商品房时将‘公示牌’张贴在售楼处明示显位置明示购房者。公示内容包括:居住区的基本情况;居住区内应建设各项配套设施的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实际规划建筑面积、用地面积,计划建设时间、交用时间;居住区内不具备建设条件的配套设施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表面进行‘公示’、实际操作中又擅改规划的房地产项目,有关部门将在媒体上予以公布。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开发商要列入不良信用记录,并向社会公布。” 其实,这是副市长刘志华的报告里说的内容,是政府向市民的承诺。 “希望所有的问题都能有个好结果。”李大妈对这一点很有信心。 链接 配套设施使用条件 将写进购房合同 《北京市商品房预售合同》示范文本12日举行了听证,合同除第一次提出如果房屋出现质量问题可以退房的承诺,还规定了开发企业应承诺与该商品房正常使用直接相关的上水、下水、电、供暖、燃气等按约定的日期达到使用条件以及小区内公共建设设施项目的公共绿地、停车场、幼儿园等也应按约定的日期达到使用条件。这些内容有望在3月成为现实。 信报记者闫峥 相关专题:2005北京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