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专题 > 正文

飓风卡特里娜教训“文明冲突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05:11 中国青年报

  在飓风“卡特里娜”的肆虐下,美国新奥尔良尸体遍地,几乎成为湿透的坟墓。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据美联社,9月3日又有成千上万名灾民离开了这座地狱般的城市,留下的除了遍地死尸和垂死之人以外,几乎全是些缺粮缺水好几天的老弱病残———几天前,飓风让这里打劫、爆炸、强奸等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美联社的社论语调沉重地问:这难道发生在美国?发生在世界上最富的国家?那触目惊心的景象烧灼美国国民道德所付出的代价。

  据法新社报道,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共和党参议员维特说,飓风仅在该州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可能超过1万人。

  当布什总统在舆论的追问下狼狈地承认“政府救灾不力”时,世界正向危难中的美利坚合众国伸出援手。目前已有包括欧盟、

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美洲国家组织等20多个国家、地区和组织表示愿意向美国提供援助。颇耐人寻味的是,向来被美国排斥的古巴和朝鲜也向灾区表示了慰问并要提供援助,卡斯特罗计划派遣1100名医生带着药品前往美国。

  看到这一幕,很难不想起亨廷顿教授著名的文明冲突论。他认为,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后来,

亨氏又把“文明冲突”的视角由国际扩展到美国国内,认为美国的“国家信条”正遭遇多元文化的严重挑战,谁是美国的敌人呢?现时的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和中国民族主义整体———从现实看,美国的国内国外政策受到“文明冲突论”的巨大影响,很多政策甚至是“文明冲突论”的直接翻版。

  对美国最大的挑战来自文明的冲突吗?新奥尔良尸体遍地的悲惨景象给了亨廷顿教授一记耳光:可能正是对“文明冲突论”过分强调,导致一场飓风成为一场巨大的艰难。

  “文明冲突论”的核心是“我们只有在了解我们不是谁,并常常只有在了解我们反对谁时,才了解我们是谁”,这种基调为美国假想了一大批显在和潜在、现实和未来的敌人,这种“冲突幻想”牵制了美国大部分的精力。正如美国媒体在灾难反思时批评政府:由于美国这些年忙于大战,阿富汗、伊拉克,派出的国民警卫队,只知道如何杀人,怎么打仗,对民间的救灾几乎没有任何的经验。

  这种“冲突幻想”对飓风直接的影响是:早在4年多以前,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就曾警告新奥尔良可能面临“灾难性的”飓风袭击,可政府因为忙于加大反恐预算而疏忽了(英国《独立报》最新消息)。因为警告被疏忽,用于防范洪灾的预算被压缩了80%,加强防洪堤建设保护新奥尔良的工程37年里被首次搁置,为可能发生洪灾做出的撤离灾民的规划也被丢弃在一边———“冲突幻想”中积极国外反恐而疏于国内防灾,如此终酿大祸。

  “文明冲突论”对国内问题的基本立场是:诸如“平权法案”之类的多元主义运动只能给国家带来混乱,应该加以排斥。在美国,许多社会精英积极投入到推动“平权法案”、要求给予非法移民合法地位等活动中,而亨廷顿教授对此大为恼火。为了证明这些精英的想法和做法“有违民意”,他用许多相关的民意测验结果来说明社会公众实际上不喜欢这些精英的所作所为,他认为“平权法案”会导致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美利坚民族的解构,他主张“政府应对任何种族、族群认同视而不见”。

  可我们看到,正是这种对“平权”和“多元”的忽略导致了飓风成为灾难。中新社的消息显示,此次灾难再次凸现了美国的种族问题和贫穷问题,因为陷入困境的难民绝大多数是黑人和穷人。“如果灾民多是白人,政府反应还会这么慢吗?”质问此问题者已非个别。此次受灾最严重的路易斯安那和密西西比,恰是美国经济最落后的州。以新奥尔良为例,该市居民三分之二是黑人,该地区有两成家庭年收入在一万美元以下,两万七千个家庭生活于贫困线下,大部分是黑人。

  还有,“文明冲突论”也塑造了美国政府“文明的自私”之作风,这使美国在世界变暖问题上一直拒绝与世界合作,拒绝通过立法来减少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事不关己的态度看待国内外的减排呼吁———而德国环境部部长认为,正是全球变暖导致了这次飓风的重大灾害。在自然的惩罚面前,没有幸免者!

  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地球任一角落的灾难都是人类整体不可承受之重,我们诚挚地同情受难的美国人民———但我们希望,面对飓风“卡特里娜”,深深沉浸于“文明冲突”幻想中的亨廷顿教授也应该清醒了。

  作者:曹林

  相关专题: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