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机场高物价的根子在管理体制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02:58 新京报 | |||||||||
社论 2001年以来,首都机场的高物价问题一直吸引着公众的眼球。虽经媒体一轮又一轮的报道,首都机场几次对物价进行了调整,但高物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昨天,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再次对机场餐饮价格进行调整,调整范围涉及中餐、西餐、正餐等诸多品类,最高降幅达40%.可以预料,此番降价必将受到乘客的欢迎,也将进一步改善首都机
目前,机场的高物价已经成为国内的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技术层面上主要有两种,一是有些地方机场的餐饮和商品服务基本由机场管理方垄断经营,在这种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下,价格暴利在所难免。二是有些地方机场以高租金将机场内的商铺租出去,高租金必然导致经营成本大幅度增加,使得餐饮和商品价格高居不下,高位的价格反过来又导致客流的减少,客流的减少最终逼迫商家维持高价,如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此外,在理念层面上,人们把机场看作普通企业,缺乏约束性措施和手段,也是高物价的重要原因。理论上讲,机场不同于一般企业,如果机场的建设资金来源于政府投资,建造完成后,机场应该属于一种公共资源,如何使用、经营、分配这块公共资源,应该通过一定程序让公众的意志体现到决策结果中,以保证公众的利益。但现实是,机场管理方对机场的使用单方说了算,机场运营呈公司化、企业化趋势,商业利益主导了一切,公众的参与和监督被架空了。 我们应看到,垄断性质的机场实质上与水务、电力、供暖等企业一样,他们同属于公用事业,具有排他性,处于“自然垄断”地位,他们的服务和商品属于“准公共服务”,其价格必须严格限定在普通公众承受能力之内。对于水、电、气,我们有听证会程序加以制衡,有物价部门专门审核监管,但对于机场,这些程序和部门却鞭长莫及。如此一来,机场物价当然就犹脱缰之野马,我行我素。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治理机场高物价,我们不能把出路都押宝在机场管理者的道德感上、押宝在媒体的监督上,这涉及到运营和管理体制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层次的体制改革来完成。 在国外,机尝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公共设施中的商业网点基本都是实行特许经营模式,即政府赋予一个利益超脱的机构来负责这些公共设施中的商业网点招投标,在招投标中,并不纯粹按报价的高低来决定是否中标,也会考虑一些综合性因素,如企业的声誉、服务水准等。这样的话,机场等公共设施的管理方将不再直接负责经营性的项目,不再为一些现实的利益劳心劳力,抽出身来专心从事机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对于机尝水、电、气等公用事业,一些国家还设立了有普通公民和专家等社会人士组成的委员会和理事会,搜集公众对于这些行业服务质量的反馈,专门对这些公用事业进行监督。这种模式保证了机场等公共资源的运营使用,都在保证公众最大化利益的前提下进行,最大限度体现公众的意志。 可见,治理机场高物价的关键不在于物价本身,而在于物价背后的管理体制,建议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早日将机场运营管理体制改革提上日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今年,有民用航空总局官员表示,民航总局正在研究在国内机场实施特许经营试点的相关措施,这样的消息无疑让人期待。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