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西方议会制与政治稳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02:03 东方早报 | |||||||||
文 王静 经过长时间谈判,德国联盟党和社民党最终同意,由下届联邦议院第一大党联盟党的总理候选人默克尔出任下届政府总理。新政府系由联盟党和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已成定局,默克尔强调说:“保守派将获得总理职位,并同社民党公平均分内阁职位,也就是说,不可能出现一党以多数票击败另一党的情况。”这样,议会选举造成的政治僵局消解了。
结合近来的日本国会选举,我们获得了很好的机会来充分理解议会制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日本和德国的大选虽然波澜起伏,但全国的政治形势平稳如常,这其实与议会制这一基本政治构造是密切相关的。 众所周知,议会制强调“议行合一”,随时保持议会内的多数权威,由此保证政治结构的基本稳定。这尤其适合“一党独大”的政党结构,并且特别有利于执政党,因为执政党把握着选举的时机,它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危机时刻进行自我清洗,在优势时刻进一步自我加固。 在这次日本国会选举之前,不少人也期望日本政局由长期的“一党独大”转为政党轮替格局。但小泉对时局的把握显然更高一筹,他解散议会投入选战,是要改造自民党,以便形成更加稳固的“一党独大”构造,而不是要把自民党送上不归路。 但是,如果议会内存在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议会制就会面临一些麻烦。在这种情况下,议会制的运作就需要培养更多的背景条件,尤其需要培养一个先在的、强大的政治认同,以及一套成熟而默契的政党之间的协商机制。 举例而言,早期英国议会内的反对派特别强调自己是“忠于女王的反对派”,意思是自己虽是反对派,但仍然忠于女王、忠于英帝国、忠于英国基本的政治构成原则。反对派的政治认同是和执政派完全一致的———“反对”仅仅是在政策层次上的,而非政治原则上的,它不是“造反派”,更非“革命派”。 而最近的德国政治僵局,则说明两大政党之间沟通机制的重要性。执政党宣布提前大选是一个冒险行为,选举结果导致议会内两大政党对峙。因此两党频繁地磋商,它们在选举时是对手,选举后却都要面对现实,达成沟通和默契,以便顺利地组成能够协调运转的内阁。 如果再对比总统制下出现的选举僵局,议会制破解政治僵局并保持政治稳定的手法就更值得我们留意了。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也出现选票接近的僵局,在这种情况下,三权分立的另一方最高法院必须出面仲裁。但最高法院决非“省油的灯”,它的人员构成、派性立场决定了它的取舍,其保守倾向实际上对天平的倾斜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幸在特定政治文化习惯的制约下,民主党一方承认了失败,由此结束了危险的局面。事后,美国宪法学界纷纷检讨总统制选举,一方面强调要改进选举制度,另一方面则再次强调总统制蕴涵着分裂和动荡的极大危险。 而这次德国大选,我们看到议会制下两党对峙的僵局,根本无需法院这“第三只手”。因为议会制强调议会本身的至高主权,一切问题都由议会来解决,用英国议会制权威阐释者戴雪的话来说,“议会的权力高于任何法律的裁定,议会可以造法,也可以毁法,议会甚至可以把女人变成男人1 任何人、任何团体或机构都不能合法地否决议会的决定。在这个意义上,议会制下的政党协商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由此而言,议会制的危机,其实质并不在于政治上的表面僵局,而在于政党组织的完全崩溃。但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选择议会制作为政体基本构造,则其政党的组织纪律通常都严明有力,不同于总统制下松散的选举型政党。议会制下的强有力政党组织保证着基本的政治稳定,同时也使得政党协商成为可能。 历史地看,后发国家向民主过渡时,一般都已经存在一个组织完善、力量强大、纪律严明的政党,选择议会制应该是最为平稳妥当之举,然后在民主选举、一党长期主导的情况下,逐步培养根本的政治认同。在政治认同奠定后,随着政治经济形势日渐复杂,各类政策分歧逐步显现,导致多党势力渐大,并形成政党间的沟通机制,然后才可以平稳地转入政党轮替。 日本和德国都是二战后由法西斯独裁制度转向民主制度的,它们都选择议会制平稳地达成了今日的民主政治局面,其历史过程和政治学意义值得思索。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