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中国青年报:是什么让花季少年无畏罪责轻视生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05:07 中国青年报

    作者:茅娟美

  前几日,中央电视台的一期“对话”让人难忘。镜头对着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圆圆的脸,身着囚服却丝毫不觉沉重,稚嫩的声音轻松地回答着对面女记者的提问。小囚犯是初中生小颖,因为女友小静“夺”了自己的男友,便趁其不备,扎其17刀。手段之狠毒,实在不像一个花季女孩所为。而镜头下的小颖仍浅笑着,无丝毫慌张之态。

  罪犯面对镜头并不少见。无论之前他们如何穷凶极恶,穿上囚服面对镜头的刹那,却大多或悔恨交加、痛哭流涕,或惊慌失措、语无伦次,鲜有如此镇定、轻松的。看着浅笑的小颖,我的后背不禁阵阵发凉,是什么让一个老师、同学、家长眼中“听话的女孩”,做出如此过激的行为而仍心定气闲?

  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暴力宣扬,是造成青少年纠纷处理暴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暴力游戏、恐怖片、打斗片、警匪片等等,那些无所不在的暴力情节和人物,成了正处于精神断奶期的中学生最好的伴侣和最佳的模仿对象,暴力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某些中学生宣泄不满的首选。“平时最喜欢看警匪片、打斗片,很解气。”“她这种人说不好,扎了之后气就消了。”“杀了人之后将尸体沉入水中,或埋掉,经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这是小颖回答记者的话。更骇人听闻的是,被害人小静在被扎了17刀之后仍撩起衣服,挣扎着对小颖说:“再扎一刀吧,再扎上一刀,咱们之间算是扯平了。”面对死亡,小静的表现同样让人感到害怕。

  当然,学校也难辞其咎。我们喜欢说“德育为首”,却将这个“首”高高架在空中,让学生触摸不到。“爱国”、“爱社会”、“爱民族”、“爱学校”,这些德育内容因为失去了生活之真,而缺乏在学生中生根发芽的根基。小颖对记者说:“我们学校很多同学谈不拢了都选择打架,用武力解决。”团结友爱、遵守校纪校规,大概是每位中小学生都能够背得滚瓜烂熟的条例吧。但为何学校期望的与学生实际的行为大相径庭?看看德育课惯用的课堂结束语,原因或许可见一斑:“通过这堂课,我们懂得了要尊重别人的道理。”一堂课的效果果真如此神奇吗?它真能解决一个思想道德上的问题吗?

  小颖所在学校在事发后配备了一个心理老师,老师将此案作为案例在心理课堂上探讨。镜头记录了师生之间的一组对话:“如果你是小A,遇到这种事情会如何处理?”有学生回答:“我会揍她一顿。”遗憾的是,老师似乎并没有重视这句话,同学们也异口同声地说:“学了这堂课,我们懂得了要用宽广的胸怀去面对这个世界。”那个心存怨恨说要“揍她一顿”的学生,真通过一堂课就能彻底改变?我不知道从“揍她一顿”的狭隘过渡到“宽广的胸怀”,其间的距离到底有多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堂课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老师也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让我们来听听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檀传宝说的话:“一个只是抽象地理解儿童的教师,一个不懂得儿童真实生活及其心理需求的教师,一个不知道应该如何组织知识,将特定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并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的教师,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效。”

  我不知道心理学上有没有“钉钉子效应”。大凡有点木工常识的人都知道,钉钉子不能心急,下力不宜过猛,否则一锤下去,不是钉子折了,就是墙面碎了。即使勉强砸进去,也因着力不匀,入口太大而不牢靠。这说的虽是钉钉子的技巧,却同样适合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要扭转一个学生的观念,要转化好一个问题学生,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风,要使集体形成一股凝聚力,绝不是心血来潮时狠敲猛打一阵子就了事的。它需要敲钉子般不断地重复加固,一锤一锤,不重但有节奏,轻快而有耐心,如此精雕细琢才能打造出精品。所以思想工作是“细致活儿”,它不是一锤定音,一蹴而就的,更需要的是在课堂“瞬间精彩”背后不厌其烦的一次次谈心,一遍遍倾听,一趟趟家访,一点一滴的付出。“扎了之后气就消了,不后悔。”这是小颖穿上囚服后说的话。“再扎一刀,咱们之间就算扯平了。”这是小静在被扎17刀之后对凶手小颖说的话。在这些孩子的眼里,生命是任谁都可以轻轻提起,轻轻放下的,就如面对一件多余物。孩子们哪,其实,自出生那天起,生命就不仅仅属于自己了,它所承载的也不只是自己的喜、怒、哀、乐,更有母亲十月怀胎之苦、一朝分娩之痛,家庭含辛茹苦养育之难,父母呵护疼爱之切。它承载着很多很多,惟独不能承载“轻视”。

  我们真得好好反思,孩子们何以至此。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