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用垃圾造出旅游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10:00 环球时报 | |||
陈欣摄 早就听说新加坡有个“垃圾岛”,是其最主要的垃圾埋置场,如今它却成了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垃圾岛”也能成旅游区?10月26日,新加坡国家环境署的邓玮玲女士 “垃圾岛”是这样诞生的 经过15分钟航程,小船靠上了一座小岛。离船上岸,清新的空气中没有任何异味,甚至还隐隐地带着花香;放眼望去,只见岸边一排排整齐的房子,干净的路面,凡是有泥土的地方都覆盖着绿色;几只海鸟相互追逐嬉戏,一切都是这么恬静、舒适,根本没有想象中遍地污浊、臭气熏天的情景。这完全是景色怡人的度假胜地,哪里是“垃圾岛”? 岛上一位名叫卢应波的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垃圾岛”的来历。“垃圾岛”位于新加坡本岛以南约8公里,由实马高岛和锡京岛两个小岛相互连接、围海而成,正式名称是“实马高垃圾埋置场”,他是埋置场的经理。 卢应波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处理垃圾时只是简单地倾倒在河边和海湾,当时岛上空气中弥漫着臭味,鼠蝇肆虐,填埋区附近的居民怨声载道。后来,政府规定垃圾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填埋,但由于垃圾量日益增加,1999年4月,随着新加坡本岛的最后一个垃圾埋置场被填满和关闭,实马高垃圾埋置场正式开始启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主要用垃圾填埋成的人工岛屿。 目前,整个“垃圾岛”面积约350公顷,规划填埋总量将达6300万立方米。实马高埋置场的规划分两个阶段:第一期工程位于岛的南部,政府斥资6.1亿新元(1新元约合4.7元人民币),规划了11个垃圾埋置区,目前第一期工程埋置区总面积的1/10已经埋置完;第二期工程位于北部。垃圾岛日处理垃圾量为2000吨左右,主要填埋新加坡4个垃圾焚化厂的灰烬,以及不可焚烧的工业、建筑废料。每天,焚化厂把垃圾废料运送至海运转运站,然后由两艘全封闭的平底船把垃圾运到岛上。为了不妨碍正常的海事运输,垃圾运输船只能在午夜出发。 “垃圾岛”刚兴建时预计使用年限为30年,但随着新加坡垃圾回收再循环率的提高,专家认为实马高垃圾埋置场的寿命将延长15年。 每个环节都考虑环保 据卢经理介绍,在修建实马高垃圾埋置场初期,当地一些生态环境专家担心该海域的自然环境会遭到破坏,曾一度反对修建。新加坡政府听取了他们的一些意见,在“垃圾岛”规划、设计、建设的每个环节都充分考虑环保因素。环境部门尽最大努力保留了大部分海草区和珊瑚礁,同时大力种植曾受到破坏的红树林。据统计,目前岛上种植了13.5公顷的人工红树林。现在岛上不仅保住了原先的生物品种,而且成为环境专家研究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理想场所。新加坡环保机构在考察了该岛后发表声明说:“纵观垃圾岛正式运营以来的全部过程,人们为该岛的生态系统、富饶的自然资源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垃圾岛”是如何让苛刻的环保专家满意的呢?卢经理告诉记者,首先,新加坡政府严格规定,垃圾必须先焚化,随后才能埋置。一般来说,垃圾经过焚化处理后,重量可减少80%、体积可缩减90%。由于实马高岛埋置的垃圾80%是焚烧后的灰烬,剩下的也都是诸如金属类的无机废物,所以岛上没有垃圾场惯有的臭味,也不会招来蝇虫。小岛四周海水清澈,茂密的红树林和珊瑚礁已成为野生鸟类和海洋生物的天堂。 记者在参观埋置区的过程中发现,实马高岛和锡京岛之间的围堤并没有完全合龙,预留出一个口子,以便海水流动进出。同时,各埋置区之间虽然由堤路间隔开,却以巨大的水管相通,这样海水可以循环流动。如果轮到某一区域开始埋置作业时,工作人员先封闭水道,防止垃圾外溢,然后将海水抽干,其后才开始埋置工作。这种分区填埋,既能保证环保,又能节约资金。 记者注意到,在规划埋置区沿线,每隔一二百米就有一根白色的铁管突出露在地面,铁管上端用盖子封闭着,管身有些红漆标注的数字。卢经理介绍说这是水质观测井,深达30多米,每半个月工作人员就会对那些已经埋置垃圾的区域水质进行检测,严密监控各种污染迹象。对那些尚未进行填埋作业区域的水质观测间隔时间则会稍长一些。 卢经理告诉记者:“在每个埋置区周围,我们都种植红树林。除了美化环境外,它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功用———红树林是很好的自然生态标志,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当红树的叶子剥落或变黄时,就表明水质在改变,提醒我们必须留意,可能有垃圾污染了海水,以便我们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按照规划,当埋置区的垃圾填到高出水面两三米时,就会在上面铺土植树种草。为了向人们展现一个山丘起伏的“自然”小岛,有的区域用数万吨垃圾堆置成30多米高的山丘,铺上厚厚的泥土,并栽种各种花草树木,成为一座“花山”。在埋置区,记者还看到“垃圾岛”人构思独特的自制花坛:一个个废弃的轮胎被涂上亮丽的色彩,平放于地面,或单独摆放,或一字排开,中间空置的部分花团锦簇,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卢应波自豪地称,实马高岛最终完成垃圾埋置的“使命”后,人们将真正认识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垃圾岛”成了休闲、娱乐的旅游岛 上世纪9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开始大力促进废物循环的工作,以减少送往填埋场的垃圾数量,如用垃圾焚化后的底灰来铺路等。政府还先后出台了新加坡2012年绿色计划、国家再循环计划、无垃圾行动等政策及措施,鼓励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减少垃圾,并循环利用废物。学校里通过设置“垃圾回收角”,培养孩子们回收垃圾的环保观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由于“垃圾岛”的环保成果显著,为了加强环保教育,今年7月,国家环境署正式对公众开放实马高垃圾埋置场,允许人们前往岛上进行观鸟、钓鱼等休闲活动。国家环境署还在岛上为人们设立了多处凉亭等休闲设施。 实马高岛对公众开放后,学校和环保组织纷纷组织学生和市民上岛观鸟、钓鱼,让人们在放松和愉悦的同时,切身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据卢经理介绍,11月份是当地学生学业不忙的时候,许多学校都安排学生来岛上参观游览,同时接受环保教育。卢经理还透露,今后岛上还可能开展环保旅游、天文观测等活动。▲ 《环球时报》(2005年11月04日第十九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