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反思地区合作的加法时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02:07 东方早报 | |||||||||
文 翟崑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单雪菱 今天,亚太经合组织(APEC)非正式领导人会议在韩国釜山召开。这是2005年走向尽头时的重大多边会议之一。 顾后,欧盟峰会、美洲峰会、南盟峰会刚刚落幕;瞻前,东盟系列峰会和东亚峰会
冷战结束至今,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几乎成为时代的发语词。绝大多数地区合作机制都经历了一个扩张的阶段。地区合作的战略设计者们熟练操作着五大加法: 一是合作机制越来越多。在亚洲尤其突出。亚洲人猛然发现,亚洲虽然是最大的地缘政治板块,但也最缺乏地区合作机制。十几年来,各种层次的区域合作蓬勃兴起。仅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就有东盟、南盟、东盟地区论坛、东盟+1、东盟+3、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等。 二是组织成员越来越多。APEC从1989年成立时的12个成员发展到21个。欧盟两次扩大,成员从12个扩大到25个。东盟三度扩员,最终囊括东南亚10国。 三是目标越来越宽泛。APEC最早的功能是经济合作论坛,但它不断“安全化”,本次会议更是经济和安全并重。上海合作组织正从安全合作向“经济化”方向努力。东盟的长远目标则是在2020年前建成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三个共同体。 四是议题越来越多。峰会、部长会、高官会、各级别的工作会不断,来自各领域的新鲜建议不绝。大量新议题尚未充分讨论和落实,更多的“新新议题”就扑面而来。 五是期待值越来越高。如今,APEC仍是最重要的跨太平洋的外交场所。欧盟的成功使其把传播欧洲经验作为自身使命。东盟则努力扮演好东亚合作的主导者、倡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这似乎是个加法打天下的时代。没见哪个地区组织说要减少现有成员,要缩小合作目标,要降低自身定位,要压缩议事日程,要低调行事的。 加法何以盛行,减法何以不彰?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地区合作的战略设计者似乎最担心“不进则退”,只有不停地做加法运算,做加速运动,才能保持组织的活力,才能把握已经获得的权力。而那些游离于地区合作组织之外的国家生怕被边缘化,也拼命想挤进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地区合作机制的创立者尝到地区合作的甜头,有了实力和资本的积累,自然就会扩张。 但这个世界是阴阳平衡,加减相抵的。一味做加法,很可能出现扩张综合征,其常见症状是消化不良,协调难度加大,执行效率降低,边际效益递减。近几年,APEC正陷于身份危机、多个伟大目标难以实现、成员兴趣降低的困境。放眼望去,美洲、欧洲和东亚三大板块的地区合作在热闹过后,也进入减速,停顿,反思的阶段。今年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本月初召开的第四届美洲首脑会议在自贸区问题上再次触礁。而发展速度最快的东亚合作也面临东亚共同体应包括谁,未来方向如何确定的大问题。 加法做多了,要适当来些减法。在此,简单罗列几个减法的原则: 第一,心理上的减法。理想可以远大,但心态要现实而平稳。一方面,急功近利会破坏事物自身发展的逻辑和节奏,欲速则不达。目标可以定的高些乐观些,但对目标的实现要有点悲观心理。毕竟,地区合作是人类最复杂、最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试验之一。另一方面,在地区合作出现问题时,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在大家唱衰APEC的时候,我们应理性评估其存在发展的真正价值。总之,得意时只加不减,失意时只减不加,都是极端心理,不是建构和谐的中和之道。 第二,机制上的减法。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在今后的二三十年,各种地区合作机制也要在竞争中重新组合、重新定位,经营不善的可能会半途出局,完成历史使命的则寿终正寝。 第三,策略上的减法。澳大利亚曾是APEC的创意国。最近,该国的罗伊研究所推出一份题为“如何拯救APEC”的研究报告,开出了不少具有减法意味的药方,如简化目标、精简议程、重组秘书处、停止接纳新成员等等。具体方法得当与否不是本文探讨的主题,但这的确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