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报考热背后的个体理性与集体非理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2:32 东方早报 | |||||||||
早报特约评论员 邓聿文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任大刚 公务员考试已成中国第一考。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报考中央国家机关的人数接近100万,有50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报考与录取之比达到48.6∶1,一些热门职位甚至已超过2000∶1,创下历史新高。但就在这炙手可热的同时,近来有报道说,在11月26日公务员考试日子来临前,有近30%的报考者弃考,比如,北京有1.55万人,江苏有9000人,广东有1.4万
报名时一哄而上,考试时又“退避三舍”,有评论认为这一现象折射出很多人的浮躁心态,认为这种“始乱终弃”的做法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但我认为,固然有部分考生可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和定位,或者是看到竞争过于激烈便放弃考试机会,但无论是报考还是弃考,其实都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 从个体理性来看,公务员报考热的背后,实际上凸显出当前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的不乐观。大学扩招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不用说,比如今年有380万大学毕业生,如何消化他们?由于就业门路不多、创业门槛过高以及人们为追求更稳定职业而对公务员的向往等,无疑使公务员在很多人眼中具有诱惑力。 公务员职位的“高含金量”是吸引人们踊跃报考的重要原因。公务员的社会地位较好,职业又较稳定,风险相对较小,而且还具有较为完备的福利保障体系。因此,尽管公务员的个人收入不属于所有职业中最高之列,但仍具有不同寻常的吸引力。 此外,公务员考试的相对公平和公正,在“关系”还是一种很重要资源的今天,对人们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公务员考试被称为“玻璃房里的考试”,招考政策、招考计划、招考职位、资格条件、报名人数等都公开,一改过去“暗箱”和“关系”操作的选拔方法,特别是今年中央国家机关的招考职位不再设户籍限制,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供平等的报考机会。这种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透明性,对于所有求职者来说,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报考也就很自然。 然而,这种在个人看来是理性的“选择”,从整体来看却未必是理性的。这主要是因为,个体理性是基于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集体是众多个体组成的,当集体利益不能包容个体利益时,尤其是个体成员多到无法协调而导致获取信息的成本太大,那么,个体的理性往往很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公务员报考热就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事例。 当然,适当的竞争有利于保持公务员队伍的活力素质,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需要一支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兼优的公务员队伍,这是令人高兴的一面。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此次国家公务员考试有近100万社会成员报考,毫无疑问,它将调用大量的社会资源。其中,既包括国家为此付出的大量选拔成本,也包括参考者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甚至压力、努力等个体性成本。过于激烈的竞争,不论于国家还是于个人,都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理性经济人最重要的是成本和收益比较,其实一项考试也是如此,当整个国家以如此之巨的代价来选拔公务员时,似乎就有点过于非理性了。不仅如此,公务员考试过热还会导致考试经济发达,带来考场经济效应,少数人从中受益,而大量参考者却注定赔本争得“名落孙山”,严重耗损社会资源。 所以,要消除这种个体理性背后的集体非理性现象,解决公务员报考热问题,最根本的是提高社会其他职业的比较收益,尤其是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水平。其次是改革公务员制度和考试录用机制。一方面,必须打破“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文化和公务员的终身制弊端,在公务员内部形成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另一方面,在坚持凡进必考原则的基础上,将考试由重视文化知识转变为重视素质和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在职公务员通过内部竞争考试得到晋升,减少国家和个人的非必要的成本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