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姚明很好,我们也很好(越洋视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10:26 环球时报

  我所在的国际机构有近千职员,虽然低头不见抬头见,但不认识的人还是很多。那天开会,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亚裔同事,我的印象里他应该是韩国人,但是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开会前几分钟,我们俩相视一笑算是打过招呼,但干坐着不说话也有点尴尬。我正琢磨着和他说点什么,不料他却微笑着主动问了我一句话:How'sYaoMing?

  真不可思议,他问我的问题居然是“姚明好吗?”这使我感到非常诧异。在日常生
活里,我习惯于被人家问到我自己好不好、我家人好不好,或者一个双方都熟识的朋友好不好。现在他问的却是“姚明好吗”。姚明关他什么事,与我又是什么关系?既然人家这样问了,我就想想看。

  想来想去,我想还得从姚明没有“出道”进入NBA之前说起。在那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基本上是由成龙(也包括李小龙、李连杰)担任的。就如成龙在电影中所扮演的角色那样,“典型”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眼里仗义、善良、滑稽、讨巧,会飞檐走壁且刀枪不入,但往往是处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但成龙在西方世界是以JackyChan闻名的,而他的本名“成龙”这两个汉字在华人世界以外绝少有人知道。如果说成龙是以虚构的银幕角色来勾勒中国人形象的话,姚明则以一个实实在在和生气勃勃的NBA明星让世人耳目一新。正如参与整理姚明自传《我的世界我的梦》的美国人里克·布切所说:“他的一切———从他的方下巴、平头、巨大的身躯,到他在篮球上的技术———都推翻了国际上人们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知。”与成龙扮演的市井英雄形象相比,小巨人姚明同样身怀绝技,但少了些神话色彩,在NBA的比赛里可赢球,也可输球,却能以自信、豁达、幽默和敢怒敢言的性格魅力保持超人气,顺理成章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的形象大使,成为当今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人之一。而且,姚明就是“姚明”,不是“明姚”,更没有为了外国人叫着方便而改称约翰或者比尔·姚什么的。

  前些天我到菲律宾南部的一个偏远村落检查一个扶贫项目的落实情况。刚一进村就有一群七八岁的孩童围了上来。我注意到其中一个瘦高个子的小男孩身上穿着白色的T恤,左胸前印有一个中文“明”字,右胸前还印有一个中文“姚”字,两个字中间是个NBA篮球运动员灌篮的英姿。从这件汉字文化衫的质地和印刷来看,分明是哪家菲律宾乡镇企业的产品。姚明在美国的影响力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在如此偏僻贫穷的岛国村落也有如此的高知名度却令人始料未及。当地村长告诉我:“希望这孩子成为我们菲律宾的姚明。”

  这简单的一句话使我感触良多。多少年来,我们中国人早就习惯了“中国的xx”(或“东方的xx”)的说法。比如捧一个软件公司老总就说“中国的盖茨”,为国产电影节造势就说是“中国的奥斯卡”,开办一个新闻电视台就说是“中国的CNN”,连我们的古城水乡都可以被“誉”为“东方的威尼斯”等等,不一而足。姚明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精湛的球技,更重要的是他的出现终于让国人打破了固有思维定式,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姚明”,不必再说“中国的乔丹”来为姚明提高身价,而且一些国家现在也开始使用“x国的姚明”这种句式来描述他们走出国门的体育新星。比如,去年2.23米高的韩国小将河升镇被NBA选中后,马上就被国际媒体冠名为“韩国的姚明”。

  说到这里,我完全可以理解我的这位韩国同事为何要向我打听姚明好不好。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位韩国人是姚明的追星族,他当然知道姚明是中国人,而我是他知道的另外一个中国人。换句话说,姚明是我和这位韩国人之间最大公约数。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对于这个韩国人的问话,我回答道:“你问姚明吗?他很好。正因为他很好,所以我自己感觉也很好,谢谢!”▲

  (作者是亚洲开发银行的项目官员。)

  《环球时报》(2005年12月07日第十一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