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学者们的意志“脆弱”点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06:10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胡兴荣,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因被作者指称“抄袭”,日前提出辞职并获批准。胡兴荣告诉记者:“整篇文章来看,没有故意抄袭,但是必须承认这篇文章已经构成了抄袭的因素。”胡的辞职赢得了汕头大学学生们的尊敬——“佩服胡老师敢为错误负责,愿胡老师走好!”(见12月22日《中国青年报》) 胡兴荣以“辞职”应对“抄袭丑闻”,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涉嫌抄袭、剽窃,胡
胡兴荣这样做,虽是由于他“良心发现”,但主要还缘于他性格上的软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曾两次提到自己“很疲惫”,“希望早点结束”——早点从舆论的中心消失,早点从指点、嘲笑、蔑视中脱身。这些对胡兴荣来说,是一种不可承受之重,重过他的荣誉与地位——他的心理与意志显然是“脆弱”的,他的脸皮显然是“薄”的。 其实,这说明胡兴荣还没有完全丧失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崇尚气节,崇尚君子之行,富有耻辱感,气节、名声重于功名地位。而只有“无耻”、只有对功名地位的执著与眷恋,才会表现出意志的“坚强”与“理性”——打死不承认,继续当教授、当博导、当校长,至于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只当没听见——这就是某些学界名家的“十年养气”,养就的是一副厚脸皮。 中国学术制度缺少对学术腐败的惩罚机制,盛行的是对学术腐败的包庇态度。胡兴荣为中国学术界树立了一个榜样。 □孟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