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斯大林后裔的复杂人生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10:30 环球时报

  

斯大林后裔的复杂人生路
叶夫根尼最像爷爷斯大林。

  “他接过一个扶木犁的穷国,却留下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斯大林的经典评价。斯大林,无疑是上世纪最显赫的历史人物之一。作为他的后代,生活在世人对斯大林功过是非的评说中,他们享受过人们敬仰的目光,也饱尝过委屈与痛苦的折磨。如今,他们都找到了各自的生活轨迹,但不变的是,他们的血管里都留着
斯大林的血液。

  申请结婚花了7年

  加林娜·朱加什维利(朱加什维利是斯大林原先的姓氏)是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斯大林长子雅科夫的女儿。她继承了芭蕾舞演员母亲的纤瘦身材和姣好面容,宛若美丽的仙女。加林娜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时只有3岁,这令她时常感叹父爱的缺失。

  作为斯大林的孙女,她的生活处处受到制约,婚姻更是颇费一番周折。为了能和阿尔及利亚裔丈夫霍辛登记成婚,她奔走了7年。最后,她通过熟人向当时的克格勃头目、后来荣升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安德罗波夫求情才被获准结婚,不过前提是她和儿子永远不准离开苏联。如今,加林娜已结婚37年,她多想到丈夫的家乡看一看,但这注定是个奢望。

  拥有副博士学位的加林娜,长期在俄科学院世界文学所工作,是俄作家协会成员。她现在赋闲在家,每月有5500卢布退休金。加林娜和儿子住在离克里姆林宫1公里远的地方,房子是普通的三居室,全部由儿子———天生残疾的艺术家谢里姆设计和装饰,家中唯一能与斯大林联系起来的,就是一张摆放在书架上的斯大林肖像画。谈起斯大林,她深情地说,这是我的爷爷。我的身躯里流淌着斯大林的血液。我怎能不爱他?

  在电影里扮演爷爷

  今年69岁的叶夫根尼·朱加什维利与斯大林在身材和相貌上颇为相像,两撇胡子很具“爷风”,因为这份相似,他曾应邀在一部电影中扮演斯大林。在斯大林的孙辈中,他是唯一的职业军人。拥有历史学博士头衔的他,退休前一直在伏罗希洛夫总参军事学院担任军事历史教员,直到1990年以上校军衔退休。

  叶夫根尼在政治上也试图走爷爷的路,始终以爷爷的政治纲领作为政治取向。1999年,他以“斯大林党团”领导人身份参加俄国家杜马选举,但遭失败。2000年,他申请参加格鲁吉亚总统选举,但因其俄罗斯国籍没有得到批准。今年10月,他与罗斯福、丘吉尔的孙子齐聚荷兰,并从此保持联系。12月12日是丘吉尔诞生131周年纪念日,叶夫根尼特意给丘氏后人寄去了雅尔塔会议时斯大林招待贵宾的格鲁吉亚

葡萄酒

  叶夫根尼住在格首都第比利斯一幢破旧公寓楼里,房内到处张贴着斯大林画像。他对祖父佩服得五体投地,即使在斯大林受攻击的时代,他仍虔诚地保留着朱加什维利这一族姓,直到现在他还一刻不停地收集有关祖父的所有纪念物。他说要用一生捍卫斯大林的名誉。

  避开尘世的外孙女

  叶卡捷琳娜是斯大林的外孙女,从小在特权学校上学,在富丽堂皇的大房子里过着舒适的生活。但她并不幸福。1967年,母亲斯维特兰娜借送丈夫骨灰去印度的机会投奔美国,宣布放弃苏联国籍。年仅17岁的叶卡捷琳娜无法理解母亲,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10年后,她为了避开特工的日夜监视,利用到堪察加半岛参加火山考察的机会离开莫斯科,在遥远的边疆呆了下来。

  在火山脚下,叶卡捷琳娜依然没有摆脱悲惨的命运。她与有妇之夫、同事科泽夫结了婚,这令她饱受当地人的白眼。后来,科泽夫在得知患上肝硬化后不堪重压,于1983年在家中开枪自杀。叶卡捷琳娜留在小村子里独自扶养女儿安妮。现在安妮已有了女儿,住在离妈妈不远的地方。叶卡捷琳娜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世,安妮同样如此,她的丈夫从别人口中才知道这一事实。叶卡捷琳娜的房子简陋破旧,家具寥寥无几。邻居说,她足不出户也不与别人交流。她自始至终不愿意称呼斯维特兰娜一声“妈妈”。1984年,斯维特兰娜带着与美国人生的13岁女儿出人意料地回到苏联,叶卡捷琳娜仍旧拒绝与她见面。

  重孙玄孙选择回归

  叶夫根尼有两个儿子,都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40岁的大儿子维萨里昂是位小有名气的导演。2002年,他以拍摄影片为由,持旅游签证进入美国,并于2003年得到美国的政治避难庇护。33岁的小儿子雅科夫曾留学英国,是位职业画家。过去,他们对身世避而不谈,与斯大林的血缘关系带给他们的只有痛苦。他们一度十分反感斯大林这个名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觉得以前的看法有失公允。日前,雅科夫通过网络致信俄总统普京,请求为他和哥哥恢复“俄罗斯国籍”,成为俄罗斯的真正成员。

  如今,斯大林家族已有了玄孙。保留家族名字成了后人对斯大林迷恋的一种情结。维萨里昂的大儿子今年11岁,名叫约瑟夫,这是斯大林曾用过的名字;二儿子瓦西里也已6岁。叶夫根尼最喜欢指着斯大林等人的画像对小孙子说:“这是老爷爷,这是更大的老爷爷,这是最大的老爷爷。”▲

  《环球时报》(2005年12月28日第八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