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学术争论切勿导致中美冲突(环球·外交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10:30 环球时报

  两大潮流的竞争的确非常明显。前些日子,我到美国参加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会上,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等都对中国的发展大加赞赏。这说明世界都在关注中国,27年来中国的发展已经得到了世界的公认。但是,会上一些美国学者在赞赏中国的成就的同时,也会质疑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得出“中国威胁论”甚至是“中美冲突”的结论。

  的确,作为有13亿人口的大国,如此持久的发展,在人类发展史上也鲜见。我们承认,从鸦片战争到现在,中国第一次作为一个上升的大国出现在世界上,为全世界所瞩目。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同时,我们也承认,随着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实力分配产生了压力;中国产品与一些国家重复,对这些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压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高速发展也对环境造成了压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中国国内问题,我们也不讳言。但问题是,是否因为这些,就可以如有人认为的那样,得出一个“中国威胁”或者“中美冲突”的结论呢?实践证明,我们27年走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为什么再往前我们就会成为威胁呢?

  结论需要有充足的论证来源。我翻阅了美国学者在论证中国问题时引证的出处,发现他们引证中文资料的方向有点偏,不少人选取了一些较强的民族主义和激进的观点。美国教授们显然忽略了中国的主流意识。这样的引证很容易得出误导性的结论。

  试想,假如中国研究美国的学者在论证中大量引用出自《华盛顿时报》、《新共和》等偏激、对华不友好的媒体的评论,大量引用新保守主义人士的对华观点,结果会怎样?很可能,美国就被描述成中国的敌人。我引证你激烈反对我的人的观点,你引证我激烈反对你的人的观点,引证到最后,大家都成为敌人。而我们如果能够客观观察和全面引证,就会发现合作的空间远远大于冲突。我们需要提出一个问题:当今世界,如果美国和中国成为敌人,发生冲突,对谁有好处?

  学术争论仍在继续,我们要看到的是,中国的发展将始终伴随着两大潮流的竞争。青年学子要培养一种胸怀天下的气魄,既要爱国,为国家利益服务,又要有国际意识和广阔胸怀,为整个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是外交学院副院长。)

  (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taolun@peopledaily.com.cn)

  《环球时报》(2005年12月28日第十一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