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国青年报:推给“全社会”的监督就是无监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3日04:49 中国青年报

  魏文彪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确定,未来5年各级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下一步将是如何保证这笔资金如数落实到位的问题。财政部教科文司一位官员表示,财政部呼吁全社会都参与到对这部分预算资金的使用监督当中。(《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12月29日)

  对于一名政府部门与教育机构之外的普通群众来说,监督教育资金的落实根本无从入手,因为他们没有机会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而且身为无权无势的百姓,他们进行监督还将承担不小的风险,有可能因此受到打击报复,尤其是那些有小孩在学校的家长,为了孩子即便有所耳闻实际也不敢吱声。所以,应当理性认识到“全社会”参与监督教育资金落实的现实局限性。

  其实,对该笔资金的监督工作更应由监管部门来承担。政府内部设置了多种监督机构,而且其中一些属于垂直管理部门,并不受制于地方政府。其工作人员比百姓更为熟知政府内部情况,并拥有行使监督的权力,可以展开相关调查并进行处罚。所以,只要他们认真履行职责,即便没有“全社会”的参与,也同样能够将监督进行到位。另外,外部监督机构比如人大也有监督职责,只要不负选民委托与期望,同样能够发挥有效监督作用。

  对于百姓来说,他们选举产生了政府及其机构,任命官员、授予权力,因而,只要相关机构与官员各司其职,即便群众不愿操心,违规使用乃至私吞、瓜分专项经费现象也能杜绝。否则,只能表明有关机构与官员没有做到权为民所用,监管部门没有尽心履责。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需要“全社会大力参与监督”某项工作,恰恰说明有关职能部门履责不力,因为如果他们尽职尽责,也就没有“劳驾”群众的必要。

  但现在的情形恰恰是,要求百姓“大力参与监督”的呼吁越来越多,一些监管部门的主要工作似乎就是“提请市民注意”。比如,现在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有关职能部门不是通过切实有效行动纯净市场,而只知在媒体上教市民以各种识别伪劣商品的办法。市民们面对庞大的市场与繁多商品种类,根本就无法记住如此之多的识别“技巧”,而市民对一门门“功课”的学习,何尝不是职能部门没有履责的明证!

  公民对政府的监督其实并不是体现于对其工作细节的监督,因为民众已经通过选举制度,将监督功能让渡给了政府工作人员。因而,这种让渡结束之后,民众除了忙于自己的事务外,应该是享有免于进行监督的“清闲”的。而且选举的政府及其官员工作愈得力,百姓们也就应该愈加“清闲”。现在倒好,百姓们的“监督工作”越来越多,“监督范围”愈来愈广,这除了表明有关部门没有认真履责外,实在再没有其他更好的解释了。

  实际上,公民对政府及其官员的监督主要体现在政府届满与官员任期结束时,对他们工作进行考核,并据此通过自己选举的代表与代议机构对官员们的前途作出决定。也只有能够完全行使自己的宪法权利,民众的福祉才能真正对政府官员形成压力,民众也才能从各种不必要的繁重“监督工作”中解脱出来,享受他们应当享有的“制度性清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