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政府“账本”必须让百姓看得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5:56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投资在义务教育上的钱,究竟是用在教师工资上了还是用在教育设备上了?这些在以往的财政收支分类体系科目上难以反映出来。从今年开始,江苏省着手进行省级部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试点,今后的政府“账本”,项目将更多,内容将更细,老百姓也能看得懂。(见1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 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每年各地各级“两会”上,政府的“账本”要被人大代表审
政府“账本”里的钱,来自纳税人,但怎么支配,却让纳税人以及纳税人选出的代表看不懂。这种悖论,一方面是纳税人及人大代表受制于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制作者提供的政府花钱“账本”,除了专业术语,就是一些数据,让人不知所以,这和财政制度有关。大家都知道,我国现行财政支出科目,是按经费性质进行分类的,各项支出划分为行政费、事业费、基建支出等。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粗放,使得政府究竟办了什么事,在科目上根本看不出来,很多政府重点工作的支出分散在各类科目中,形不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而且对预算外收支也没有明确的反映。 公共财政的钱究竟有没有花对、怎么花的,按照现行的财政收支分类体系,既不透明也不直观。纳税人看不懂政府“账本”,也就难以体现纳税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人大代表看不懂,如何能审得好、看得好纳税人的血汗钱呢?据悉,江苏省将全面使用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新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支出功能分类明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支出经济分类反映各项开支的具体用途。 江苏的探索值得推广。又到全国各级各地召开“两会”的日子,笔者期待更多的地方在编制今年“账本”时,要多从百姓视角出发,多列一些明细账,比较详尽地反映过去一年“钱的去向”,具体列出今年“花钱的地方”。 □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