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警惕爱心争夺战的负面效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4:55 新京报 | |||||||||
作者:童大焕 一段时期以来,媒体和互联网上上演的“爱心争夺战”有“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迹象,以往只要媒体报道就能获得社会捐助的现象开始变少,贫病弱者往往必须有与众不同的非凡举动才能博得读者眼球,进而引来读者和观众的捐助。从“卖身救母”到小兄弟俩双双患重疾、家贫无力于是采取迫不得已的抓阄手段决定谁能治病、年幼的弟弟“作弊”把机会让
这是一个“爱心争夺战”中的典型例子:为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子,彭辉林19年来一直为此奔波,打工、窝居、一贫如洗,但面对至少15万元的医疗费,他们走投无路。可是,当媒体报道他们求助的声音后,却无一人愿意捐款。直至去年12月27日,媒体采访得知彭辉林原是个一等功臣,读者反应才渐渐热烈起来。 随着需要帮助的贫弱者见光率越来越高,最终能够获得救助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争夺社会爱心的“爱心争夺战”“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样的“竞争”,出现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 首先,这种“爱心争夺战”可能使人们的心在“谁比谁更惨”的“爱心争夺战”中日渐麻木和冷硬,它不是在培植爱心,而是在使民间道德资源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 其次,“爱心争夺战”使民间道德资源在某些时刻某些方面过度地、非理性地向少部分人倾斜,违背了民间道德资源这一宝贵财富的社会公平分配原则,并有可能助长一些人和个别媒体的投机倾向,通过过度包装甚至造假获取救助,进而影响到人们对弱者诚信的质疑并进一步条件反射地收缩社会道德资源。 最后,它可能使爱心成为某种程度上的“交易”,违背了扶贫济弱的根本原则。比如,要想获得社会的求助和爱心,必须自己先表现出“爱心”,比如弟弟把治病的机会让给哥哥,女儿“卖身”救母,彭获得救助的前提是一等功臣等等。这不能不说是对于“爱心”的反讽。真正的爱,是不需要通过展示“谁比谁更惨”来博得同情,或者通过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爱来进行交换的。真正的大爱,不是一种情感的本能,而是一种理智的社会资源安排。 媒体应该做的,是把社会稀缺的注意力资源投向更广阔的领域,努力呼吁相关政府组织和民间慈善机制担当起更多的责任,切不可为了眼前一时之快,甚至只为了争夺眼球而不择手段。否则,民间道德资源亦将可能因过度开掘而日渐枯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