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江南时报:这一年,我们的争鸣是否都有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05:16 人民网-江南时报

  A

  争议靶心“南京皇城根”提法(2005年9月12日———9月19日《江南时报》)

  争鸣事由南京市民程程写来一封《南京皇城根,愿你更亮丽》的来信,信中从南京市中华门城墙脚下一段不和谐的社会环境谈起,提出了“南京皇城根”的概念,并声称尽管这
“只是我个人的意识,也希望能成为南京的理念,把它当作明文化的一部分‘经营’好,乃至把‘南京皇城根’打造成城市的一大品牌。”

  参与代表朱智武(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白坚(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季士家(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赵普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韩品峥(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李计伟(郑州大学语言学教师);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等。

  辩论过程最初的辩论主要是局限在“南京皇城根”的提法是否得当,南京的皇城根到底在何处?这与读者“程程”信中所提到的中华门一带是否吻合?而赵普光则独辟蹊径,从写信者的心理动机入手,把这种心理归结为“皇城根心态”,认为它是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想像,与“南京越来越远离中心,似乎只能在‘双城记’之外被冷落”的现状有关。韩品峥先生从争鸣本身肯定了本次争鸣的价值,并指出“争论比结论更有意义”。他认为“讨论不见得要有什么结论,它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证明唤起人们对南京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忆,呼吁大家一起来关注古都、保护古都。”最后,胡阿祥教授在总结时认为,之所以会有此次争鸣,在于南京迫切需要“打造有鲜明个性的文化特色和城市性格”,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南京情结标志”正趋于消失。

  意义评价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其地位在长期以来的历史发展中得以巩固和确立;作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上海蒸蒸日上,就连南京在苏南的几个兄弟城市都在“比、学、赶、超”。相对而言,尽管南京的发展速度也在马不停蹄,但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市民能切实感受到这种落差,因为落差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还体现在市民社会的各种表征上。因此,在这种背景下谈论“南京皇城根”,就仿佛打开了一扇历史文化之门。

  B

  争议靶心关注“十二朝古都”提法(2005年10月19日———10月27日《江南时报》)

  争鸣事由本报热心读者林怀智先生在看到地方志专家季士家先生在一家媒体上的观点后,给本报打来电话说“改称十二朝?我反对”,直接针对“十二朝古都”的提法进行质疑和批判。林先生认为“南京老百姓真正感兴趣的还是‘六朝’”,同时信中也提出了历史研究和大众认可之间的矛盾这样一个命题。

  参与代表林怀智(本报南京热心读者);王逢申(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秘书长);崔武(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律师);季士家(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吕小焕(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大网友等。

  辩论过程此次争论颇有点“刀光剑影”的味道,争论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看法,毫不相让。特别是一位自称是“专栏作者”的南京网民,在发来的电子邮件中提到应该成立“专门的评估机构”,认为类似的争论应由权威部门或者权威人士出来发言。随后,崔武先生认为“名高天下,何必争六朝十二朝”,而最早提出“十二朝古都”提法的季士家一一给与反击,同期的高地先生和吕小焕女士都跳出了话题,分别指出“名义之争折射珍惜历史之钝”和“我们向历史索求什么?”甚至赵普光先生还从历史研究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来分析命题有没有争论的必要。最后,本报记者又再次相约胡阿祥教授,由他为争论把脉。

  意义评价正如胡阿祥教授在采访时所说的:“南京的古都地位不在朝代多少”,“我更关心的是政府、社会、民众对南京这座古都究竟做了些什么!”

  《江南时报》(2006年01月11日第二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